河南话老乡(河南话老乡怎么说)
导语:老乡,弄啥嘞?——河南方言知多少
中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原文化发展传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原”一词严格来说有三层含义:“一个是大概念,就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一个是中概念,主要指黄河中游地区,包括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山东一部分,湖北一小部分;小概念,特指河南。”所以,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性概念。河南地处中原,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 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河南地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作为文化的载体——河南方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千年中国看河南”,河南不仅有灿烂的中原文化,更有承载厚重中原文化的 重要载体——古老的河南方言。
戏曲与河南方言
从广义上讲,戏曲是指在特定地域采用特定方言所表现的特定说唱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各个剧种在大范围流行之前的最初形式大都是地方戏,各地地方戏的主要特征并不在于唱腔而是在于戏 曲的载体——方言,各剧种可以囊括很多种唱腔,然而所采用的语言只有一种,而且不会随着唱腔的改变而改变。河南戏曲形式多样,曲调宏大优美,唱腔朴实,表演生动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豫剧是河南戏曲的典型代表,豫剧中还保留了大量方言土语。
民俗与河南方言
作为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河南方言不仅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中原民俗文化 的重要内容,更是让中原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的主要媒介。
方言中的吉利词和禁忌语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如在信阳地区,除夕吃年饭的时候,点菜要说 吉利话,将吃鱼说成“鱼吃余剩”,吃豆腐说成“豆腐都富”,吃猪肠说成“肠吃常有”,吃猪舌头说成“吃赚 头”。在开封,正月初十往往要吃烙饼,即“烙”或“十烙”,音同“实落”,取其日子过得实实落落之意。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融合,人们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不断 提高,地方方言地位日益下降。河南方言的退化、萎缩直接导致富有深刻内涵的地方文化的浅薄化。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方言以及其他各地区的方言理应受到科学的保护。河南方言与中原文化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河南方言是中原文化的载体,中原文化是河南方言的表现内容,保护中原文化必须以保护河南方言为前提,二者密不可分。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保存河南方言的实态语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