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鹅湖书院简介(鹅湖书院在上饶哪个县)
导语:著名的文化中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上饶鹅湖书院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上饶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山麓,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在书院后建了"四贤祠"。宋淳熙十年赐名"文宗书院",后更名为"鹅湖书院"。1959年,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 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由大门进去,经过两排桃树,有一个大圆门,圆门内有一个大院子,对面又是一个大圆门,上面是三排殿宇,由此登石阶而入,又是一个院子,里面是半月池,池周围是石栏杆。
渡过古桥是第一排殿宇,再过一个院子,是第二排殿宇,其最后一排殿宇,是四贤祠。祠前也是一个院子,祠后则是一个相当高的坪台,其下有一小池,其后是一座高墙,正对那两大圆门的北端高墙。这三排殿宇是主屋。在主屋两旁,又是一排一排的房屋。
在鹅湖书院后面的四贤词内,设有朱、吕、二陆四个牌位,又有一个题着"顿渐同归"字样的匾额,这和书院前排建筑中所悬"道学之宗"的御匾,正遥遥相对,由此可见宋代朱、陆鹅湖之会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鹅湖书院成为东南训练团的驻扎营地。
书院建筑群占地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主要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鹅湖书院自建立以来。几度废兴,建筑规模也几经变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修建后的基本布局为:院墙前临照塘,墙内左义门、右义门。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
如今,鹅湖书院作为江西的旅游胜地,每年都会迎接数以万计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鹅湖书院每年都会通过开展读书会、成长礼、辩论赛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书院倡导的为学之道和处事之要。上饶市信江书院博物馆馆长林方明表示:”书院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会不断挖掘书院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让其在新时代继续蓬勃发展。
注: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吕祖谦与朱熹编成《近思录》,结束福建之行而归浙时,朱熹亲自送行。五月底,抵信州铅山鹅湖寺。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依约来到鹅湖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规模不算小。虽然直接参加辩论会的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但列席旁听者不少,如浙江学者刘子澄、赵景明、潘叔度,陆九渊的门人朱亨道、邹斌等。鹅湖寺地处闽、浙、赣交界,闻风而至的学者亦有若干人。
朱熹事后回忆说:"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可见一开始气氛就显得相当紧张。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关于这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记载道:"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的内心潜在良知。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本心",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而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朱、陆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但从陆九渊埋怨吕祖谦"为元晦所尼"和吕祖谦对朱熹与陆九渊的不同评价中可以看出吕祖谦内心还是倾向朱熹的"教人"之法,认为二陆的主张过于疏阔的。吕祖谦评价朱熹和陆九渊道:"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欠开阔"正是对陆九渊认识论流于空疏的一种婉转批评。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