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语文六的笔顺(六组词笔顺结构)

导语:习字笔记(六)

语文六的笔顺(六组词笔顺结构)

(六)“对句相救”

以五言为例,对句互救主要适用于下面这一联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也就是基本格式的前两句。在这两句中,对句(第二句)的第三个字如果用了平声字,那末在出句(第一句)中,不仅首字可平可仄,而且第三个字、第四个字都可用仄声字。这样出句就有可能全部是仄声字。整个这两句的格式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中仄中中仄 (平)平平仄平

还可以反过来加以说明:出句(即第一句)的第三、第四个字按正格本该用平声字,而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在对句(即第二句)中加以挽救,办法是把对句的第三个字改为平声字,而对句的第一个字,按“孤平拗救”的规则,照样可平可仄。七言句,依此类推,只是在前面按正常规律加两个字。

举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

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孟浩然《裴司事见寻》)

以上两例,都是用对句的第三字救出句的第四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以上两例,出句的第三、四字全是仄声字,对句第三字用平声字进行补救。

七言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八”“十”古为仄声)

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陆游《桐庐且泛舟东归》)

马蹄踏雪六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方岳《梦寻梅》“七”古仄)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四首》“读”古仄)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对句相救”的变格形式,也突破了“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不仅“一、三、五不论”,连“二、四、六”都不讲了。

总结:

1、 总体来说,对格律诗而言,出句的格律要求相对松一些,只要不“失粘”,个别字出律问题不大,一般可以补救。

2、 拗救一般限于该平的字用了仄声,该仄用了平声基本没有。

3、 对句也就是韵句一般是不允许出律的。

怎么样,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你还会格律诗很难吗?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