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囊(诸葛亮治蜀歇后语下一句)
导语:日拱一卒读《智囊》2:诸葛亮治蜀,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智囊》上智部2:
【原文】
有言诸葛丞相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及赦也。若刘景升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乎?”及费祎为政,始事姑息,蜀遂以削。
【译文】
有人批评诸葛亮(三国时代蜀国宰相,字孔明,隐居隆中,人称卧龙,刘备三访始获见,后佐刘备建国于蜀,与东吴、魏鼎足而立,拜为丞相,封武乡侯)吝于宽赦他人的罪行。诸葛亮回答说:“治理天下应本着公正、仁德之心,不该随意施舍不恰当的恩惠。所以匡衡(汉朝人,累官至丞相,封乐安侯)、吴汉(东汉人,字子颜,封度平侯)治国就不认为无故赦罪是件好事。先帝(指刘备,三国蜀汉政权建立者)也曾说过:我曾与陈元方(名纪,东汉?颍川人)、郑康成(名玄,东汉大儒,生平著述甚多)交往,从他们的言谈中,可洞悉天下兴衰治乱的道理,但他们从没谈及赦罪也是治国之道;又如刘景升父子(即刘表、刘琮。东汉献帝时刘表任荆州刺史,刘表死后,刘琮投降曹操)年年都大赦人犯,但对治理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呢?”
后来费祎(三国蜀人,与董允齐名,累官至尚书令,封成乡侯)主政,采用姑息宽赦的策略,西蜀的国势因此削弱不振。
文师堂景略解析:多年前,我去南阳卧龙岗拜谒孔明先生故居,南阳武侯祠中也挂着一幅清人赵藩所写的“攻心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上联说的是诸葛亮用“攻心”策略降服南蛮,赞叹诸葛的武略,下联讲的是诸葛亮的治蜀方略,评判诸葛的内政。
治理蜀国,究竟要“宽”还是“严”?这是个假问题,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因为方略的提出是依托具体的客观的形势,要“因病开方”而非“执方治病”。
所以,要先“审势”,也就是把诸葛亮治蜀面对的具体形势搞清楚,才能判断“宽政、严政”的应用是否恰当。这就是毛主席说的: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诸葛亮用严苛治蜀,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纠偏矫枉
前任刘璋暗弱,蜀地治理松弛颓废,用诸葛亮的话说:“恩竭则慢”。
恩情太过,被治理者不但不领情,反而产生傲慢之心了。所以,必须用严苛之法来纠偏,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
二、内部均衡
刘备集团内部有三大派势力,本土益州派(益州黄权、东州法正、孟达等)、荆州派(诸葛、黄忠、魏延等)、元老派(青州帮关张 徐州糜竺糜芳等)。
这三派看似稳固,实则有隐忧。需要调配三者的平衡。
刘备作为外来户初到蜀地,外有强敌,内有隐忧。要先立足,而立足需要立威肃纪。
这个威,首先是立给本土派看的。强龙难压地头蛇,用严刑峻法压一压本土势力,也是平衡的需要。
这当然也激起了本土派的不满,刘备的谋主法正,作为本土派代表就用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并重点提出“客主之义,宜相降下”,也就是刘备诸葛作为客人,姿态要降低,要宽厚。
但诸葛亮不赞同,明确告诉法正:“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蜀地的人专权且为所欲为。之前的恩太多了,现在要加点威了,要给点颜色看看了,这就是恩威并济。
所以,诸葛亮用严苛之政治蜀,是在某种意义上打压本土派,实现内部的均衡。
三、治理需求
无论治理国、治家还是管理企业,在宽严的治理方略选择上,宽政对管理者的要求更高,一般人玩不好。
往往是一宽松就容易疲弱怠惰,人性懒散一面就会把感恩一面抵消。
用严苛之政,则能激发出人的畏惧,能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
蜀国弱小,以一州之地抗衡魏国九州,人口财力兵员极不对等情况下,居然主动进攻,且未出现治理危机。这个实践也印证了孔明严政治蜀的有效性。
总结,要纠偏矫枉,要维稳内部平衡,要治理效果,在此三种目的下,诸葛亮选择严苛之政是审时度势符合形势要求的。
本文内容由小快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