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仅存两首词婉约多情惊艳千百年的意思(司马光的一首诗)
导语:司马光:仅存两首词,婉约多情,惊艳千百年
文/绿窗花影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和一代名臣 ,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全书约300多万字,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他由于这本巨著而大名鼎鼎。
年纪尚小,他就聪慧过人。与小朋友一起在园中游玩,有人不慎掉落大水缸里。别的小孩皆惊慌失措,唯独司马光镇定自如。他急中生智,搬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小孩因此获救。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二十岁时,司马光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御史中丞。
司马光作为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对司马光的观点逐一反驳,坚持自己的立场。
再说,当时的宋神宗也没有同意废弃新法,司马光心中郁闷,觉得很无望,遂辞职,隐居洛阳。绝口不谈政治。在野十五年。长期幽居独乐园, 精心著述,致力于编撰《资治通鉴》。
司马光不喜奢华,淡泊低调。他与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在情感上,却都是从一而终,难得的好男人。
司马光与妻子结婚三十余年,无一儿一女。妻子不能生育,司马光也没放在心上,他不抱怨,也不纳妾。
反而是他的夫人,感到内心愧疚,自作主张买来美女安置在卧室,她自己借故走开,司马光不为女色而动心,不予理睬。他的夫人又另择貌美如花的丫鬟,让她故意亲近司马光,也遭到同样的冷落与排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妻子先他而去世,因家中清贫,他典当了三顷薄田,才得以置棺理丧,体面地安葬了妻子。重温历史,令人唏嘘不已。
司马光留存于世的词作不多,仅两首。都是格外的婉约多情,真挚感人。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这句话悠悠流传至今,把彻骨相思中的矛盾与哀怨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来欣赏他的这首《西江月》: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对恋人的追忆,思念和惆怅,流露于词中。情深深,意绵绵,皆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真挚。
怎样的一个女子,令他牵肠挂肚,相思无限?
这个曼妙的女子,不过是略施脂粉,随意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她的体态轻盈,青烟翠雾般笼罩着罗衣,水袖轻拂舒展自如,舞姿柔媚,宛若柳絮游丝,飘忽无定。
相见不如不见啊,见了反惹起相思;多情还不如无情,无情就不会为爱而伤心。
曲终人散之后,酒已醒来,庭院深深,月落西天。夜已阑珊,徒添孤寂冷清罢了。
整首词不事雕琢,如同信手拈来。真情流露,雅而不俗。读后,令人觉得余韵悠悠。
另一首《阮郎归》。犹如一场艳遇。美好得如同误入桃源胜地。流连忘返,但终有一别,此后就是天涯海角,再难重逢。
渔舟容易入春山,仙家日月闲。绮窗纱幌映朱颜,相逢醉梦间。
松露冷,海霞殷。匆匆整棹还。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
一叶渔舟,无意间误入春山仙境。日月悠闲,与人间别有一番天地。
玲珑的雕花窗棂,掩映着薄薄的纱窗,衬托出她美丽的倩影,与她相逢,如痴如醉,如同一场梦境。
松间夜露清冷,海上朝霞殷红。相聚短暂,离别在即。不忍离去,终要离去。
“落花寂寂水潺潺,重寻此路难”,慨叹别后桃源路渺,无从相见了。预示着此情亦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
本文内容由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