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功名万里忙如燕是什么意思(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

导语:【诗词鉴赏】功名万里忙如燕,不如自在彭泽县〔正宫〕塞鸿秋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①忙如燕,斯文一脉②微如线。光阴寸隙③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④。尽道便休官⑤,林下⑥何曾见?⑦至今寂寞⑧彭泽县⑨。

【注释】

①功名万里:此处用东汉班超希望封侯万里的典故。《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曾对人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②斯文一脉:做文章学问这一行的。斯文,语出《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与。”指周代的礼乐制度,文人道统。后斯文指礼儒者追求的礼让文雅、高尚品格。

③光阴寸隙:形容时光转瞬即逝。《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④练:素色的丝绸。

⑤休官:辞官。

⑥林下:山林隐逸之地。

⑦ “尽道”二句化用唐释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尽道:都说的意思。

⑧寂寞:孤独,孤单。

⑨彭泽县:在今江西湖口县东。东晋陶渊明曾任彭泽令,后因耻于摧眉折腰事权贵,不久便弃官归隐,此处即指陶渊明。

【译文】

为求功名,万里奔波,像来回穿飞的燕子衔泥筑巢一般忙碌,而世代传承的文人道统,却衰弱得如细线一般。时间就像白驹过隙,又如飞逝的电光,转瞬即逝。两鬓已染上时光的风霜,变得像素绢那般苍白。世人都说要弃官归隐,可何曾看见他们出现在隐逸之地呢?到如今陶渊明还找不到一个同道,以至他一个人寂寞又孤零。

【赏析】

“功名万里忙如燕”,首句领起全篇,“忙如燕”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那些醉心功名忙碌奔波的文人形象。燕子飞来忙去,衔泥筑巢,所得也不过是屋檐下小小的一个窝。因而这一句不仅描摹出为求功名者的忙碌,还隐隐地透露出劳而无功的结果。这显现了作者对生活极其细致的观察与体验。“斯文一脉微如线”,这一句承上而直发感慨。“微如线”比喻斯文道统已荡然殆尽。既然有那么多追求功名者忙碌求官,且他们都为文人,那么为什么文人道统竟然萧条凋敝至此呢?原来他们为官作宦也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为个人谋名谋利,以致相互竞逐倾轧,哪儿还有人考虑黎明百姓、国家社稷,哪儿还有人在乎礼乐风雅、品格道统?联系元代礼崩乐坏、官场腐败的历史,不难理解“斯文一脉微如线”这一结果之理所当然。这也是醉心功名者的第一个结果。

“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这两句是对“功名万里忙如燕”结果的继续呈现与阐释。时光如白驹过隙,正当他们为富贵功名忙碌如燕南北奔走之时,青春已悄然逝去,两鬓不知不觉间已然斑白苍苍,白白蹉跎了岁月,浪费了年华。“风霜两鬓白如练”一句其实包含了两个比喻,“风霜”与“白如练”都是对“两鬓”的比拟。两鬓如染上风霜一般斑白,这也与前一句光阴如电相应,两鬓变白也不过是染上风霜就可以了,时光可谓转瞬即逝。这两句是“功名万里忙如燕”者的第二和第三个结果。

开篇四句全部对仗工丽,极富表现力,这在元曲中被称为“联珠对”或“合璧对”。它们以四个形象而新警的比喻“如燕”、“如线”、“如电”和“如练”,生动地勾画出大部分痴迷于仕宦之途的读书人的可鄙可悲形象,以及投机钻营、丧失人格的政客官员的可耻丑陋形象。他们都丧失了儒者文人应有的气度和尊严。元代社会文人地位本就低下,再加上民族压迫,求取功名更加不易。尽管如此,痴迷于功名并为之奔波一生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对此的批判不溢言表。这四句抒发了作者对仕途功名的无限慨叹,也不啻为对执迷不悟的热衷者的当头棒喝。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两句化用了唐代诗僧灵彻“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诗意,“尽道”二字,冷峻之极,说尽了世道人心,显现了作者强烈的嘲讽态度。“尽道”与“何曾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行动与言语有天壤之别,这就描绘出为官者装成清高的雅士,假惺惺地表示想要归隐山林,却没有一点实际行动的伪劣丑态。前四句的对象为大部分的文人知识分子,这两句则主要针对仕宦之人。古往今来,当官作宦者,越是贪恋人间繁华,就越把归隐挂在嘴边。如果是真正的隐逸之士,他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世人又怎么会知晓他的大名呢?这样看来,这些大唱归隐之调的人不过是惺惺作态,故作高雅,让大家好都知道他的名气,从而保证官途畅达,青云直上。

“至今寂寞彭泽县”为全曲结句,与起首句“功名万里忙如燕”遥遥形成鲜明的对比。“寂寞”二字用得极巧,活画出官场之中如蝇嗜血者的真实面目,冷峻地揭露了假名士的虚伪,使那些高唱归隐者原形毕露、丑态百出。这一句是对“林下何曾见?”的延伸与升华,既然隐逸之地不曾见人,那真正的隐士陶渊明则只能孤单寂寞了。这里作者其实承认和称赞了陶渊明是历史上少数几个能够心口如一归隐田园的高士,认可了其“隐逸之宗”的地位。

同时,陶渊明挂冠归隐、躬耕田亩、乐于山林、怡然自得的形象也呼之欲出,这又与痴迷功名者、高唱归隐者的形象又形成对比。这一句实乃全曲的点睛之笔,有一针见血的效果,笔锋犀利,入木三分,它像匕首一样割开故作高雅者清高脱俗的面具,刺破他们的心防,可谓一语揭出曲之命意所在。让我们明白“尽道便休官!”只是他们故作高致、以退为进的“终南捷径”罢了。

归隐主题在元散曲中最为常见,但这首曲子却直指那些热衷功名却大唱归隐之调的人,揭穿了他们故作脱俗态的丑陋面目。在元代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文人标榜隐逸成风。虽然他们自诩为清高风雅之隐士,但实际上却是附庸风雅的卑鄙猥琐小人。此曲针毫不留情地揭开了那些假名士的遮羞布。此曲以归隐主题喊出愤世之声,同时也慨叹世风日下,像陶渊明那般的高洁之士实在不多。

面对文人学子热衷功名忙碌如燕,虚度年华光阴的状况,作者满腔激愤,是为愤世;面对为官为宦者不顾国家社稷、礼乐风雅,只谋一己私利,伪装高士,空言辞官而不行动者,作者以极其嘲讽的态度加以抨击,是为讽世;面对“斯文一脉微如线”的文统传承即将断绝状况,作者痛心不已,又有光阴如梭、老之将至的人生感慨融会其间,是为悯世。全曲集愤世、讽世与悯世于一体,浑然天成,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这首曲子用典甚多,班超“功名万里”与渊明隐逸林下,《论语》子罕论斯文与《庄子》“白驹之过隙”,无论历史轶事还是文学典籍,作者都可以信手拈来,用入曲中,自然天成,了然无痕。还化用了唐人诗句,可见作者文学功底之深厚。全篇语言冷峻,豪辣冷隽,语若贯珠,嘲讽强烈。在表达方式上直抒胸臆,畅达无阻,且曲意绵密,不失顿挫,于豪放之中不失含蓄之美,在元人散曲中别具韵致。元散曲中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事》(“淮山数点青如靛”),在“合璧对”方面明显有模仿本曲的痕迹,可窥知此曲在当时的影响之深刻。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