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草今草(章草由于书法比今草规矩而得名)
导语:黄简讲书法:章草是今草之源,今草如何取势?
L7-12草书释读6
三 人体:页
「页」是一个部首,它是什么意思呢?
6.1首
要知道「页」的意思,先要知道这个字:首。「首」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头,上有头发。这字写起来太麻烦,近于绘画,当然要简化。金文下面简化为一个眼睛,或者一个鼻子,上面只留三根头发,三表示多,并非当时人都是三毛。小篆就是这样来的,下面部分隶定比「百」字多一横,这个字没头发也是「首」,但跟「百」实在太相近,所以后来加三根发的「首」流行,没头发的「首」就消失了。到秦隶简化小篆,上面只剩两根毛了。
「首」字的草化,可分三个笔势;皇象写法上面两点一横,竖笔势,下面铁围势,铁围势中加一个侧点。西晋索靖减为两个笔势,更为简洁,上面还是竖笔势,下面改用两撇一捺飞带势。东晋王羲之《豹奴帖》,再简化,上面竖笔势不变,下面两点羊角势,也就是写了个大口框架,框架中的笔画全省略。智永《真草千字文》,无论是墨迹本还是关中本,上面取羊角势,下面是奋笔势。也就是下面大口用一横,小口也有这简化方法。
「道」字,一个「首」加一个走之旁。走之旁可用虿尾势,皇象《急就章》的写法是标准章草,由此可知,王羲之《豹奴帖》「首」字来之于皇象。其后索靖的写法,完全一样。
今草「道」可看智永《千字文》,其中「首」就是刚才那种取势。王羲之墨迹本《初月帖》、《平安帖》中的「道」,取势跟智永一样,但线条柔和多了,最后的走之旁用鸟雏势,王羲之的比智永好看。孙过庭是学王的大家,他确实得到王羲之的精髓。
6.2页
知道了「首」的草法,回过来讲「页」就很容易了。《说文解字》:「页,头也。」甲骨文「页」是一个跪坐的人,上面画一个大脑袋,强调「页」是人的头,不是动物的头。金文、小篆都一样,小篆「页」上面没有三根头发。隶变后产生隶书「页」字,这是一个部首,页部的字,如头、额、颠、顶等,均和人头有关。现在讲到「页」常用作书本「页」面,其实本来写「叶」。
「页」字三部分,上面是一横,中间有一个方框,可作为大口处理,下面两点是「儿」化出来的,上次讲过「儿」就是「人」。这一来,草化「页」大致有三种方法:一是大口用两点,和上面一横组成鸡头势,下面两点直接写为「人」,如「颈」字页旁。二是大口化为一横,和上面的横组成奋笔势,下面两点还是当「人」写,如「赖」字页旁。三是下面的「人」撇捺变为竖横,这样一来,整个「页」字变成一个奋笔势,三横。这里所举的三个草字,都是《急就章》中的,也就是说,皇象用了三种方法草化「页」,还有其他取势,这里只是举主要的,最后这种取三横奋笔势,「页」
部很多字都用。
领
举例来说如「领」字,左边是「令」,「令」字下面节耳化势,当小口处理用一点,这样,「令」字在边就是交争势加龙爪势,右旁用三横奋笔势,章草还要加上雁尾。索靖写的两个「领」字稍有变化,和皇象相比,草字结构只是小变而已,风格与皇象大相径庭。
今草「领」,可见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略有变化,孙过庭更近《十七帖》。我建议各位学习草书,要多注意汉魏晋唐的写法,打下根柢,后世如明朝人有些奇奇怪怪的写法,经不起推敲的。
顺
又如「顺」字的草书,左边三竖,右旁「页」用三横,一个竖笔势,一个奋笔势,很特别。
须
「须」字,《说文》:「须,面毛也。」小篆画了三根毛,沿七号位向下,正楷字写三撇源于此。隶书中写作三横尖收,跟隶书三点水写法完全一样,草书跟从隶书,左边直接当三点水来写。王羲之《十七帖》取隔水势,右旁还是三横奋笔势。注意草书「须」和「泛」极为相似,所以有些书法家写「泛」,避免相混。
头
接下来「头」字,「头」左边是「豆」,右旁是「页」,先要解决左边这个「豆」草书怎样写。
豆
「豆」本义是一种青铜食器,篆书是这个器具的象形,现在一说起「豆」,就想到黄豆、绿豆,那是假借义。「豆」字是一个象形字,草化基本思路有两种:第一种是把「豆」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横加口,我讲过这是常用的旨字形,奋笔势,下面是两点一横,竖笔势。第二种思路是中间的口用节耳化势,下面部分用一横替代。这两种都可以进一步简化,我来一个一个解释。
短
第一种思路,把「豆」分为上下两部分,你看智永和孙过庭写的「短」字,右旁是「豆」,这是照第一种思路草化的,不过更简化一些,上面旨字形奋笔势改用鸡头势,下面两点一横竖笔势省为一点一横,如果较真点,这是一撇一横,就要算瞑人势了。怀素《小草千字文》的「短」,「豆」字写法很不清楚,所以我说过,学草书不要用这本帖。
孙过庭这写法更进一步,还可以简化,上面鸡头势第一点逐渐缩小为一个起笔动作,下面瞑人势两笔连写,结果变为竖笔势。把这两笔裹束在一起,横竖加竖横,就是铁围势。铁围势两笔未必要差不多大小,变化很多,如果一笔大、一笔小,或者交叉,大圈跟铁围势没什么两样,这些都可以称之为铁围化势,草书中应用很广。
壹
索靖《月仪帖》中的「壹」,下面的「豆」就是铁围化势。智永的「壹」就是学索靖的,但稍微有点走样。索靖整个字从上到下,先写十字势,然后奋笔势,最后铁围化势,一共三个笔势。有人认为智永中间是节耳化势,这很难讲得通。了解一个今草的取势,可以查查章草,章草是今草之源,对理解今草笔势很有帮助。
豆
「豆」字第二种取势思路,把上面奋笔势改变了,一横之下的「口」,改用节耳化势,下面两点一横竖笔势,用一横替代,省掉了两点。皇象写的「豆」,《急就章》拓本上残缺,没有留下来,元代赵孟俯、邓文原就是这样写的,中间用节耳化势,当时拓本可能和现在不一样。高二适先生所书,看起来好像四横,其实中间还是节耳化势,只是和下面一横连写了。我前面讲过,节耳化势可以用一横替代,所以「豆」字草化,最简单可以变成三横。
如「登」字,下面是「豆」,经常用三横替代。无论是索靖的章草,还是王羲之、智永的今草,以及传为张旭的《古诗四帖》狂草,草法都用三横。仔细看一看,《古诗四帖》是简单的三横,王羲之和智永三横不一样,第一横缩小为点,整个「豆」草化后看起来像「之」字。《古诗四帖》线条类似篆书,他力度很大但形态简单,王羲之和智永线条类似真书点画,用笔丰富多变。
丰
但把「豆」写成三横,并非可以通用。如「丰」字,下面是「豆」,王羲之《十七帖》下面只写两横,可能是铁围化势的快写,如果写三横,那是「无」字,差别就是多一横。《十七帖》有八个「无」字,有七个中间绕了一圈,这样写比较容易区分,不会和「丰」混淆。怀素《圣母帖》有一个「丰」,写了两横之后,回头再补一横,完全不必要。
头
知道了「豆」的写法,回来说「头」字的草化。如果左右都用三横,就会得到这样一个字,很像八卦中的坤卦,没有人觉得这就是「头」字,而且左边用三横,会和「须」字相混。宋代一些文人写「头」,左边第三横用移位,如黄庭坚、叶梦得的「头」,跟「须」字分清楚了。这种写法,可能来之于用逆时针一圈,围中间的「口」,逐渐发展为奋笔势两开半,一次移位。
黄庭坚、叶梦得写的是今草,那「头」字章草怎么写?皇象《急就章》这个字损坏了,赵孟俯、邓文原是这样写的,左边是「工」,右旁是「人」,几乎就是「改」字。赵孟俯另一次写《急就章》,「头」字左边用一竖,右旁省为交争势,很像「日」字,高二适取势也相同。高先生说这写法源于汉简,但汉简只是民间草字,各种奇怪的〔「头」字〕写法差不多近二十种,不足以为凭。我在「草书释读」一开始就说过,我讲的是整理过的草字,也就是经典作品中的写法。至于民间那些写法,只是参考,很多不规范的写法,后来都淘汰了。这就像我们今天,民间也有大量草写,语文老师往往当作错别字,一律扣分。
颐
颐和园的「颐」字,左边是当「正」字来写的,汉碑中如「姬」字,也会写「女」字旁加一个「正」。「正」的写法,汉隶中间演化为两点,跟《急就章》「颐」左边写法一样。章草和汉隶,我想是互相影响的,很难说谁先谁后。
今草「正」,中间只用一点,或者一横,所以今草「颐」,左边「正」也只用一点。右旁的「页」,王羲之用曲钩势加交争势,这样取势在皇象《急就章》中也有,可留意。
顿
「顿」,左边是「屯」,右旁是「页」。小篆「顿」左边的「屯」,有弧线似玉函势,在隶书中拉直了,《乙瑛碑》就有这个写法。其后真书如钟繇、智永和颜真卿都承隶书写法,行书如王羲之《丧乱帖》也是这样写的。
所以「顿」这个字草化,左边与隶书、行书、真书一样,右旁「页」取三横奋笔势。裹束时,把「屯」的下面一横,交给右旁,剩下的就是挑土势,而右旁还是奋笔势,这是第二次组织笔势,完成新的写法。智永《千字文》关中本的「顿」,两个笔势非常清楚,墨迹本比较花巧,其实只是把笔锋轨迹表现在纸上而已。
顿首
古人信函中经常写「顿首」两个字,以表敬意。这两个字如果连写,就会出现来来回回的路程,我在第六课草书规则讲过,要力求避免这样走法,简单点说,可以把线条拉直些,「顿首」两字最后合起来了,可说成为一个符号。
这里是前人各种各样的「顿首」,用于自己签名之下。今天就讲这些,感谢各位听我讲课,黄简顿首,顿首。
本节要点:
· 人体-首:道。
· 人体-页:领、顺、须、头、颐、顿。
· 器具-豆:短、壹、登、丰。
复习思考:
· 颜、颠、颊、项这四个字各表示头上什么部位?草书怎样写?
· 试用草书写《礼记》这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