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书法家宋金芳谈如何写好行书作品(宋金辉书法)

导语:书法家宋金芳谈如何写好行书

宋金芳先生简介

行书乃最适合日常书写的一种书体,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比楷书书写速度快,比草书正整、易辨认,字形遒劲秀美。如何写好行书?我认为必须做到三练、二临、七个要。

三练:

首先练眼。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称“古人学写字不都是全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好的书法作品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地观看它,看准了之后才下笔。”读的帖越多,眼力就越强,洞悟力越强,知道字如何写才好。

其次练心。 所谓练心就是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堪称范字的字形、笔画笔顺、运笔走势熟记于心。无论何时,一旦用到这个字,脑海里顿时出现该字在帖上的形态和画面,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练手。练手就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习书者,通过练眼练心虽然知道了字怎么写,但手往往不听大脑指挥,心手不一,手笔不一,不能意至笔随。其原因就是没有足夠的指力,足夠的腕力和敏锐的手感。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练手,练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练到指痛、腕酸完全消失;练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心手达情之境界。练手感是练手的一部分,是练手的延伸,手能轻松地用笔,想快则快,想漫则漫,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放则放,想收则收,想行则行,想顿则顿,兴至笔随,写出最理想的好字。

二临:

先临楷书。楷书是行书的基础。通过临楷书,奠定书法爱好者对文字结体的认知和掌握笔画、笔顺、用笔的基本功。习书者根据自己爱好选择颜、柳、欧、赵四种书体一种进行临摹,也可二种三种或全部大量临摹,将楷书临至美观、熟炼,备精诸体,形神俱肖,真仿难辨。从而奠定坚实的楷书基础。

再临行书,有了楷书基础,也就是掌握了书法的基本常识和基本功。在基础上练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延伸和动化。楷书要求方方正正,规度森严。行书则不然,非真非草,生动活泼,笔势洞达,取象于龙威虎震,快马入阵。王羲之第四代孙王僧虔曰“骨丰肉润,入妙通灵。”即使达到这个高度,依然要笔耕不辍。

七个要:

一要静下心来。心不静,则思绪乱,写出的自然杂乱无章,没有美感。如何做到心静,必须去掉世俗之功利,不考虑今日之得失,亦不担心未来之荣辱。更不与他人攀比,心无旁骛, 专心习书。

二要细心读帖。古贤圣手留下来的法帖,各具千秋,各领风骚,今人务必细心钻研揣摩,分析各自技法的特征,做到胸有成竹,牢牢掌握他们各自的用笔用墨技巧。这样做无论伏案临帖书写,还是背帖书写,都能写出美观流畅的行体字来。

三要认真习练。做任何事情,非认真不可,习书亦然。一旦拿起笔,绝不能随心所欲,了草从事,做样子,浪费时间。而是要钉是钉铆是铆,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方则方,该圆则圆,一絲不苟。

四要自我反思。就是在细心读帖研帖的基础上,要善于自我反思,与名家、大家的书作进行比较,看看差距在哪里?问题出在何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提高自已的习书水平。否则就会原地踏步不前。

五要虚心求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于民间不乏书法高手。习书者要放下架子,虚心向他们求教。与此同时,当自己有了进步,取得一定成绩时,勿要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

六要博采众长。所谓博采众长,就是将各家各派的长处领悟受纳,融入自己的心灵神会中,进而形成自己的书法风貌,汲古不泥古,创化不胡来,卓而不群,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

七要持之以恒。凡有成就的书法家,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能做到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时间执毫习书,无一日不执笔,正如明代孙旷所云“自幼至老,无一日去书。”锲而不舍,滴水穿石。

宋金芳书法作品几幅:

(稿件来源:宋金芳 编辑:林晚)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