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吴昌硕石鼓文写法(吴昌硕的石鼓文好在哪里)

导语:吴昌硕教你临摹《石鼓文》其方法(1~8)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薛元明

第一讲

《石鼓文》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个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每石有一首四言诗,内容是咏秦国君游猎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原石高约三尺,径二尺许,屡经兵火摧残,风雨侵蚀,原物漫漶颇甚。其中一石在宋代被改凿为臼,另一石也不存一字。据郭沫若先生计,完全字形的有465 字,残字和重字若干。《石鼓文》线条较金文更加匀整圆润,字形结构较甲骨文和金文简单,整齐而略呈长方,平行线条多作排列装饰,严谨茂密,用笔圆劲挺拔,笔道遒劲凝重,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如晴空星月,字大愈寸,气韵淳古,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受到历代大家推崇,是入手大篆的极佳范本。明朱简《印章要论》说:“《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 数千年书史中,对《石鼓文》临习最多最深而最有独到之处的当数吴昌硕。自吴昌硕一出,就成为《石鼓文》代名词,两者之间可以划等号,《石鼓文》成全了吴昌硕,吴昌硕将《石鼓文》发扬光大。从表面上来看,吴昌硕《石鼓文》是以临摹形式出现的,但很少有人以临摹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作《石鼓文》,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有凭据的创作,是吴昌硕对《石鼓文》独到理解,与其说临,不如说创。

吴昌硕《临石鼓文横轴》纸本 1921年 资料不详

本讲座所遴选的为其75岁时所作(图一),和原版《石鼓文》面目已相差很大,既有古典形态,又有胸中丘壑。表现在几个方面:字形上由原版的略呈长方变成长方形,长宽比例为0.6,接近黄金分割点,为最佳结构形态;线条上由原版的平稳沉实变成了笔意流转、天趣飞动,线条虽圆实,但无草率油滑之意,都是扎实的篆书线条,有残破感,具金石气;结构上由原来的平正之姿形成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之气;用墨上有浓枯湿润之分。这是吴昌硕借古开今的成功尝试。篆书在所有字体中最具静态,吴昌硕能将篆书写得具有飞动之感和抒情之意,着实令后侪之辈高山仰止。

图一

第二讲

这一讲主要是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1、起、收笔。吴昌硕《石鼓文》中起笔和收笔都是自然落和提,很少有刻意逆锋的动作,从图二中所列诸字不难看出。一般说来,篆书圆弧线条可一笔写就,也可两笔完成,“余”字中“U”形线条中右半部分重新起笔,说明他自然落笔的方法。关于这一点,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中多有批评,认为吴昌硕用画大白菜方法来写篆书,篆法扫地而村气满纸。收笔自然露锋,如图三中“游”、“始”、“君”、“我”等字,有时形成驻笔,如“西”字有右上半部分笔画。 2、点。吴昌硕《石鼓文》点大多粗壮有力,吸收金文特点,有装饰作用,如图四中“天”、“里”和“徒”;一些有平衡作用,如“ ”;某些点的作用较为特殊,有行书笔意,使字形生动起来,如“车”、“尖”和“作”中的点。 3、横。横画各有其态,书写过程中并不一带而过,而有很多提按动作,产生节奏变化,如图五中“一”、“不”;有两横同时出现时,通过长短和粗细来变化以避免雷同,如“于”;有时吸收金文特点,将横变成点,如“丙”。 4、竖。吴昌硕篆书中竖有支撑字型的作用。当多竖出现时,通过轻重和弧度变化来避免相同,如图六中“归”、“用”、“代”。 5、弧线。弧线是篆书的重要笔画,体现了圆转的意味,图七中所列,或外弯或内转,或一波三折,或一波一折等,具有不同变化。 6、装饰性笔画。吴昌硕《石鼓文》中有两类装饰性笔画,一是圆圈排叠而成的图案意味,如图八中所示各字,但在一字中处理富有变化,同中有不同;另一类装饰性笔画是一些字书写中拖一“小尾巴”,如图九各字,极富趣味。这在吴昌硕创作中运用的得心应手,而后学者如邓散木等则显造作之意,有过分拖尾巴的弊病,反成习气。

吴昌硕和家人合影

第三讲

这一讲主要是用墨和繁简处理分析。 1、用墨。原版《石鼓文》因为是石刻本,用墨之法无从知晓。吴昌硕《石鼓文》用墨酣畅淋漓,血肉丰满。虽大多用墨厚重,但其中有细微的动作和差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浓墨,用笔豪肆,如图十;二是细笔出之,如图十一;三是粗细相间,如图十二。三者构成丰富的变化。 2、繁简处理。吴昌硕《石鼓文》中繁简处理可概括为“小中见大,删繁就简”八字原则。通俗地讲,笔画很少的字,不因过于细小而散漫,笔画繁多的,勿使太臃胀。如图十三中“一”、“人”、“大”、“子”、 “又”、“舟”各字,虽笔画寥寥,但不显零落;而图十四中“导”、“骖”、“原”等字虽笔画繁多,结字茂密,但整体上疏密有致,不觉阻塞,体现出吴昌硕高超的处理手法。

吴昌硕在西泠印社和王震的合影

第四讲

这一讲主要是基本结构处理分析。 1、独体字。一类是不对称型,如图十五,在吴派石鼓中数量颇多。吴昌硕依据各字的特点,通过用笔提按,用墨轻重和结字造险来保持平衡对比。另一类是对称型,可再细分为四类:①笔画对称,如图十六。笔画轻重、弯曲程度和用墨浓湿,都有微妙变化,使大同中有小异。②部首对称。以相背的中轴线对称,如图十六中“兹”和“北”两字,书写时左边笔画比右边粗,打破绝对均衡。③上下对称。如图十七中“中”、“墉”、“多”、“申”,和左右结构处理一样,在笔画方面有一些变化。④对称中有不对称。如图十八中各字,形体大致对称,只有某些笔画不对称。 2、移位字。吴派石鼓中一些结字采用特殊处理手法,既使得字形美观大方、生动灵活、妥帖自然,而无违犯失、搔手弄姿之相和刻意摆弄的马脚,如图十九中各字,皆精心揣摩而耐人寻味。“吾”字省去“口”部而将“止”形笔画移至字形下方,“徒”处理成上下结构,“树”塑造成左右结构,左高右低,“渔”上大下小,“肝”将“月”部欹侧斜放,“銮”将两边的绞丝旁拉长,“涉”将水字置于字的中部横放,“怜”将心旁变成心字底,皆为独见匠心之举。 3、合字。吴派石鼓中一些结字保留原版《石鼓文》特点,将两字合为一字,主要有三个,即“小鱼”、“五日”、“二日”。这在其它篆书创作中不常见。

节临石鼓文《我水》是吴昌硕八十岁所作

第五讲

商周时代金文特征是结体的生动性,吴昌硕篆书吸收金文特点,体现出这一特征,使静态篆书有了飞动之势,有巨大的包容量,也是本讲座所要阐述的重点。吴昌硕《石鼓文》中结构大多的是左低右高型特征,但也不尽如此。这一讲主要是左低右高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图二十一,右下端悬空,左下端伸出,整体上错位; 2、图二十二,左半部分上端低于右部,下端也缩进;图二十三,左右两部分下端基本平齐,高低错位在上端表现出来。

第六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高右低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图二十四,字形右边下半部分伸出超出左边,形成错落有致的字形; 2、图二十五,右半部分上下两端皆短于左半部分; 3、图二十六,这和第二种情况有些类似,但更为特殊,右边置于字形中间1/3处。在左高右低情况中,存在特例,如图二十七中“贤”字,结构上属于上下结构,但处理成左高右低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左右上下两端平齐的情况,如图二十八中“杨”字,在吴昌硕《石鼓文》中仅此一例。

第七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图二十九,上宽下窄。虽然字形上下宽窄悬殊颇多,但最终化险为夷,体现出生动性。 2、图三十,上窄下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因为上窄下宽,重心稳稳当当。 3、图三十一,上下同宽。这在上下结构字形中属特例。

第八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中右结构分析,可分为六类: 1、图三十二,中部上下端伸出,左右两端对称缩进; 2、图三十三,中部和右部平齐,形成一个整块面,整体上较左边高; 3、图三十四,左中右节节高; 4、图三十五,中间部分上端伸出,下端缩进,左右两部分对称,上端低于中部; 5、 图三十六,中间部分两端伸出,左右部分缩进; 6、图三十七,中右部基本平齐,左部分上下两端缩进。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