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什么是太极拳的虚灵在中(太极要诀虚灵顶劲)

导语:我的太极拳练功体验(九):“虚灵”还是“虚领”

什么是太极拳的虚灵在中(太极要诀虚灵顶劲)

“虚领顶劲”源出于王宗岳《太极拳论》(简称《拳论》),其中提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和“气沉丹田”放一起说的。后杨澄甫(1883~1936)《太极拳说十要》(简称《十要》)一文中,把“虚领顶劲”列为第一要,但把“领”字易为“灵”字,具体释义: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十要》是1925年由杨澄甫先生口述,弟子陈微明记述并收录于陈著《太极拳术》一书中的。现在问题来了,到底应该是“虚灵顶劲”还是“虚领顶劲”?

本人结合自己练功体验认为,“虚领”就是“虚领”,不能轻易改为“虚灵”。一字之差,有可能谬以千里。当然,这不是否定杨澄甫先生,他当时只是口述,“虚领”和“虚领”在某些方言里发音一样,很有可能是弟子记述时妄自揣测,把“虚领”当成了“虚灵”。“虚领”好理解,就是假想的衣领。而“虚领”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灵”就是虚的,虚的“灵”那是虚上加虚。《拳论》中的“虚领”也不太可能是“虚灵”之误。因为通篇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词汇,也不太可能突然来一个“虚灵”这么抽象难懂的词。

对于“虚领顶劲”,我的理解是,在抻筋拔骨层面看,身体有一个对拉拔长,一般来说,有外力才能称为拔,练的过程是没外力的,所以只能是顶,通过上顶达到拔长的效果。如何顶,从哪里顶才有效果?假设领子的位置(脖子周围)是着力点,全身的筋都栓在这里,用力一拔,全身的筋就都顺了,身体也就松了。现实中这个着力点是不存在的,只能假象有这么一个“虚领”存在,意识在这个“领”上,用力拉伸,也能起到抻筋拔骨的作用。这个维度的顶必须是实顶,把身体内部不合理的结构拉正,过程是十分艰辛漫长的。有时候特别是前期拔的过程会撕扯到头部深处的血管和神经,甚至有轻微撕裂的声响和感觉。经过坚持不懈的抻拔,身体内部逐层往深处的放松是十分明显的。筋膜在长期抻拔下稍微变长,且在不断的拧裹、荡摩下变得强劲,具备了发出收缩、绷弹力的条件。这个筋力和肌肉力不同,也被称为劲。老鹰可以抓起数倍于自身体重的猎物翱翔,靠的就是这种筋力,因为鹰爪是没肌肉的。筋力在低速状态表现为缠裹、绷弹的劲(这个劲不同于肌肉主导的弹抖力),在高速状态,也就是与神意相合后的突然爆发,则体现为惊炸力,这个惊炸力叠加在拳脚高速运动产生的动量之上,就很容易给被打击对象造成重击。这才是太极拳追求的高境界。在身体松通后,就达到了丹田吐力的层面,这个阶段的发力就是丹田一紧同时伴随虚领上顶,劲才能瞬间突出。

一般的人,在站立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后天习惯,都是肌肉主导型的发力模式,筋膜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只有放松肌肉后,才能练成筋膜主导型的发力模式(肌肉是处于辅助地位的)。后一种模式强于前一种模式,因为筋膜的强度是强于肌肉的,而且筋膜中包含了神经,筋神合一产生的速度和动量,远远大过肌肉缩放产生的速度和动量,毕竟,肌肉运动还要经过神经的传导环节。大家经常听说一个柔弱的女子在极度危机的情况下,为了救孩子可以爆发出正常状态下无法想象的力量,其实就是瞬间忘记了肌肉,无形中达到了筋神合一,爆发出了惊炸力。

所以,太极拳有两个高级阶段或层次,一个是肌肉放松后,练出太极劲,这个劲是通过拧裹、收缩、绷弹发出的,适合近身擒拿推放。我们目前能看到的那些有功力推人、放人的太极名家,基本上属于这个层次。另一个层次是在松的基础上练出轻灵劲,达到筋神合一,也就是内三合的境界,可以随心所欲发出暴冲力叠加的惊炸力,而且可以实现化打合一。这个境界的高手在有记载的文献中,只有当年的杨无敌达到了。当年杨无敌和人交手,被描述为身如猿猴,足见其练出了轻灵劲。

“虚灵顶劲”,所谓顶头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你不知道虚灵是怎样的灵,悬的意义又是什么。在这里不去评判它的对错,只是把自己的练功体悟说出来,如果对大家有帮助,本人甚感欣慰,如没帮助权当耳旁风,一笑而过。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