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调查报告(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论文)

导语: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

最近很多人一直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身为一个已经客居在二线的土鳖大叔,感触也颇多:

首先,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儿童身上的新衣,是少年手里噼里啪啦的烟火鞭炮,是青年们久别一年的谈笑风生,是父母操持的年夜饭,是爷爷奶奶期盼的儿孙满堂......就是久盼的团聚、平时未满足的欣喜和熟悉而又喜欢的味道在过年的这一刻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那为什么现在就淡了呢?

1、首先对于平时不居住在老家的人,以往过年就代表着回家、团聚,而现在,由于工作、路途遥远等等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老家,只能在居住地过年,这里没有了熟悉的大家庭,没有了团聚的年夜饭,没有了走亲戚拜年,自然就感觉不到年味。

2、而对于能够回老家或者能够在本地大家庭中过年的人来说,过年的形式也变了。以往的迎送灶王爷、小年、大年、初一、十五中的文化礼序正在逐渐地化繁为简,大概只剩下贴对联、吃团圆饭这一条了。传统里面的庙会、山集渐渐由购买过年的物品变成了打发时间的一种闲逛,而这种闲逛在平时的商场、古街里面都能满足,所以也都没有了新奇感。

3、个人感觉年味淡了最大缺憾的一点就是烟花爆竹的禁放。烟花爆竹确实是一个利器,节庆都少不了它,从视觉上的金光闪闪、五颜六色到烟雾缭绕,从声觉上的噼里啪啦、连绵不断到响如惊雷,从味觉上的如硝如磺、浓烈呛鼻到淡淡如烟,它对人们在感官上面的刺激使过年的氛围瞬间达到高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才会说少了烟花爆竹就没有了过年的味道。

当然各个地方也都有各个地方不同的过年风俗和习惯,各个地方的年味又都不相同。但说到底就是现在过年的形式和以往传统和记忆中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而又没有新的形式来替代满足,所以就感觉越来越淡。

本文内容由小快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