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黄简讲书法笔法篇31(黄简讲书法初级课程笔记篇)

导语: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2——复杂的笔势01

黄简讲书法(笔势篇)32——复杂的笔势01

有同学来问,二级课程讲到哪里了?你看这个表就知道,红色都已经讲过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复杂笔势。

1、多次复合的笔势

什么是"复杂的笔势"呢?其实有些复杂笔势已经讲过的。

举例来说,一竖加一横是竖笔势,一撇加一捺是交争势,这两个已经是复合笔势,它们再次组合,那就是烈火势了,我们都很熟悉的。

烈火势就是一个复杂笔势,你可以看到,先是有横竖撇捺这四个单一笔势,然后两次组合,产生了烈火势。

1.1三牵绾

类似的笔势很多,就拿横竖撇捺四个点画来说,还可以组合成另一个笔势:三牵绾。

首先,竖横组织为竖笔势,中间有抬笔一次。其次,撇捺还是先组成交争势。然后,把交争势移到竖笔势的左边,这就是三牵绾。"三"表示多,"绾"wan3是盘结的意思,唐代刘禹锡有诗:"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三牵绾"就是多次牵连盘结的意思。

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一个"是"字,

清楚地让我们看到这四笔是怎样盘绕的。竖笔下来,踆锋小圈,向右写一横,然后收笔向左,藏锋起笔写下面的撇,最后是捺。

你看,这三牵绾是不是多次盘绕转圈?这是比较复杂、多次复合的一个笔势。要注意三牵绾盘绕虽然多,但大小圈要有分别,小圈只是节点。

赵孟俯学王羲之,

笔锋行走的道路没有错,但他把小圈全部变为大圈,应该收笔的,他反而夸张,结果使人眼花撩乱,近于油滑。

早在宋代黄庭坚曾经有这样的感慨;"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高低雅俗在书法中相差很大。有关大小圈裹束在一起的问题,三级课程还要详细讲。

你看这几个"是"字,下面都是三牵绾。

注意三牵绾的横,都写为一点。这是因为要绕回去写撇捺,所以才会这样写。

上一课讲到蛇头势,我举过智永这个"楚"字。

中间蛇头势下面,就是三牵绾。虽然没有写出牵丝,但走法和王羲之是一样的。

三牵绾用得不多,你看欧阳询《九成宫碑》的"足"字,

上面是"口",竖笔势,下面是三牵绾,很标准的写法。

但王羲之小楷《东方朔画赞》中"足"字是这样写的。

王羲之这种写法很早就有,西汉武威医学汉简中就出现过,这是隶书的简化,来之于章草,后来被采入真书中。

真书和行书中,三牵绾经常换用这一写法,如智永、褚遂良写的"足"字;

虞世南写的"凝"字,《阴符经》的"是"字,都不写三牵绾,而换用两点一捺。真书不是印刷体,它也是手写体,取势变化很多。

又如"走"字,篆书中是这样写的,下面是"止"。

隶书中,如这个"起"字,左边的"走"跟篆书一样。

真书中"走",下面的"止"可以取三牵绾这个笔势,也可以用两点一捺,《阴符经》就是这样取势的。

1.2曲钩势

接下来介绍曲钩势,它也是两个复合笔势再次复合:一横加一啄是折钉势,你用一策加一啄的蛇头势也可以。然后一裹加一趯是玉钩势,这一趯可以用钩。

最后这两个笔势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笔势:曲钩势。整个曲钩势很像一个"了"字。这最后一趯在真书和行书中用得较多,草书中往往就是一钩。这样曲钩势看起来就是一折加一转,还是"了"字形。

我举些例子,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乃"字,曲钩势最后一趯,

就是智永那种踆锋很长的趯。这个"乃"字,是先写曲钩势,然后再写一撇。

他的学生虞世南的曲钩势,最后一趯看起来有些像钩,虞世南的踆锋动作通常都很小,所以难以判定。

至于草书中,"乃"字可能是先写一撇的,有时也可能后写,但曲钩势最后的趯往往不写,用一钩带出就可以了,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乃"字就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盈"字上半部分,先取曲钩势,然后两撇一捺,这是飞带势。

智永《真草千字文》就是这样取势的。

颜真卿的写法有所不同,中间的飞带势,往往多了一撇,反而觉得有点啰嗦。

曲钩势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笔功能。譬如智永这个"巧"字,

草书写法是:左边奋笔势一开半,右边是曲钩势。

真书就有点不同,左边还是奋笔势一开半,不过要抬笔两次,因为真书的特点是要分清点画。右边曲钩势原本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笔功能,这样看起来好像是钩裹势上面加了一横。你把草书和真书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取势是一样的,都是奋笔势加曲钩势,真书只是多次使用了抬笔功能而已。

曲钩势第一折抬笔向左,在书法中是常见的。如智永写的这个"几"字,

四个笔势,一上来先写两个蟠龙势,然后就是曲钩势,这是抬笔的,最后第四个笔势是倚戈势,这样干干凈凈的,四个笔势就写完了。

欧阳询《九成宫》也是这样取势的;

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曲钩势就没有抬笔,连写了。

《阴符经》中有八个"机"字,取势都一样,

但有些抬笔了,有些写得快,类似于行书,没有抬笔。值得注意的是最后都加了一个点,压住倚戈势产生的空白。这是书写者的个人习惯,有时候是下意识的动作。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有两个"机"字,都没有加点,可见《阴符经》很可能是一个临本。

王羲之《远宦帖》"虑"字,

把"虎"字头简化为一个曲钩势。一折写得很小,一转非常大,线条极其优美,我认为是最漂亮的曲钩势,力度、疏密和姿态恰到好处,鬼斧神工。

你看怀素写的"虑"字,平线条啊,根本没法比了。

1.3阜耳势和邑耳势

曲钩势再多组合一个竖笔,那就成了"耳朵旁",这一来包括了五个单一笔画,越来越复杂。

"耳朵旁"只是俗称,其实跟耳朵一点关系都没有。"耳朵旁"在左边,如"陵"字,这个左耳朵其实是部首"阜",所以称之为阜耳势。"耳朵旁"在右边,如"邦"字,右耳朵本来是部首"邑",所以称之为邑耳势。

这两个笔势写起来要注意什么呢?大约有三点:第一,这个耳朵中间有两个空白位,称之为"室"。

上面一折形成的白位称为一室,下面一转包围的空间称为二室。通常写起来一转动作大于一折,所以往往二室大于一室。如果反过来,一室大过二室,看起来就有点特别。等于你写个"乃"字,也是上面小、下面大的。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阴"字,

阜耳势也是二室大于一室。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同样如此。请各位注意,起手的折钉势和玉钩势连接处,是有明节点的,也就是折钉势向后顿笔收,然后以侧面写玉钩势。

《兰亭序》中还有一个"随"字有阜耳势,

这次用笔不同,折钉势和玉钩势之间没有明节点,是一面锋滚动的手法写下来的,所以只有一个暗节点,滚动左右动作的幅度往往差不多,所以一室和二室大小也就相仿。

这个字下面还有一个曲钩势,这次连接处是换面的,所以形状和上面一面锋滚动的样子不同。

《阴符经》中的阜耳势,基本上都是二室写得大。

它也有用滚笔写的例子,如第81行第五个字,大家可以注意练习一下。

但特别的效果也有人喜欢、有人写的,智永《千字文》中的"阳"字,阜耳势第二室就非常小。

这墨迹本现在日本,中国西安有刻碑,两个本子一对照,就知道这两个书写者的习惯不一样。

我这里举多几个字例,大家可以比较。智永《真草千字文》有很多特殊的习惯,如踆锋特别长,二室特别小,我们临帖时要注意。

但是否就要学这些习惯呢?那倒是不一定,除非你很喜欢,否则把二室放大一点也可以。

除了智永,柳公权《玄秘塔》也是这样的,一折写得很大,下面的玉钩却很小。

第二点,阜耳势是在左边的,换句话说,右边还有笔画,所以不能写大。通常也就占三分之一的位置。邑耳势就不同,它是最后写的,留下的空白全是它的,所以大一点也没有关系。

第三点,耳朵旁下面有一个空间,阜耳势因为右面还有笔画,可以填补这个空间。但邑耳势写完就结束了,这空间没有笔画去填补。那怎么办呢?

办法就是把曲钩势往下拉一点,不要写得和左边齐平,这样空白就减少了。但这样一来,邑耳势的一竖,就会穿过曲钩势,这在阜耳势中是没有的。

这些都是一般原则,刚才讲过,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守的。

1.4节耳势

耳朵旁还有一个笔势,节耳势,这是指"卩"的写法。"卩"古代就是"节",一种信物。

节耳势是狮口加一竖,我们上海人称之为硬耳朵。这样一来,节耳势只有一个室,这个室不宜拉长,但跟刚才邑耳势一样是可以穿头的。

《汉溪书法通解》说:"节耳之法,可方可微圆,而不宜太长。"所谓"方",就是用明节点,所谓"圆",就是用暗节点。

如智永《千字文》中的"卿"字,就是用圆节点写的,

也就是顺时针转出来的。而且我们看到,这个节耳势是穿头写的,还放低了一点。其他如"即"字,右旁的节耳势,差不多放低了一半。也就是说,阜耳势往往右边差不多高低,而节耳势就是要低一点。

《阴符经》中的"命"字,

可以看到用明节点、一竖穿头的写法。这个节耳势不能放低,因为它上面还有其他笔画,一低字心就会出现空白,结构就散了。

一个笔势产生后,类似的写法都可以称为这个笔势。拿节耳势来说,也还有其他用法,如智永这个"服"字,中间就是一个节耳势。

节耳势在草书中,一竖经常缩小为一点,所以今后看见这样的形状,都可以称之为节耳势。

这是节耳势在草书中的写法。

孙过庭《书谱》的"矣"字,上面是什么笔势呢?

因为形状和节耳势完全相同,所以都可以归入节耳势。

谢谢各位。

本节要点:

· 三牵绾。

· 曲钩势。

· 阜耳势,邑耳势,节耳势。

复习思考:

· 智永《千字文》中的"蒙"字,用了什么笔势?

· 智永"阳"字,用了哪些笔势?它是不是少了一横?

本文内容由小彤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