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楷书结构28法(欧阳询楷书法则)
导语:欧阳询楷书的结构方法,看完一定很受用
8、相让
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如“马”旁、“纟”旁、“鸟”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边可作字,否则妨碍不便。
如“變”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纟”出,如“辦”字,其中近下,让两“辛”出;如“鸥”、“鸥”、“驰”字,两旁俱上狭下阔,亦当相让;如“呜”、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妨碍,然后为佳,此类是也。
凡左右结构的字,都要讲求相让,在相让之中求得妥帖和互助。在实践中注意左右两部的各自位置,于法度之中,力求高低错落,左右协调。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等宽。左窄右宽中又有一定的比例规律,高低也有区别。具体可以参看专栏的内容。
9、补空
如“我”、“哉”字,作点须对左边实处,不可与“成”、“戟”“戈”字同。
如“袭”、“辟”、“餐”“赣”之类,欲其四满方正也,如《醴泉铭》“建”字是也。
在很多字中都有一些空缺,也叫“空白”,遇到这样的字,一定要审时度势,特别是在这些字中的点画和撇画两类笔画,往往和空缺之处有一定的连带关系。王羲之曾说过:“实处就法,虚处藏神。”所谓补空,不是要把笔画写长写大,也不是把笔画写粗写重,而是强调笔锋所指的方向和笔意的粘连与笔法的意境。这一点刚开始可能会不好理解,但是写的时间长了,慢慢地就能够越来越得心应手。
10、覆盖
如“宝”、“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着,上长下短。
覆盖”指的是“宀”。黄自元在《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里也说到了这一点,“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其意是说:遇到“宀”时,应将其写得宽阔些,能够罩住下边的笔画。
欧公所说的“上长下短”也应是这个意思。至于“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着”,我们可以理解为:首点应该垂直端正,居于全字的正中;笔画应该圆融、清晰、爽朗;下面的笔画,相互之间不应相黏,也不应和“宀”相接。
11、贴零
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
“贴”,黏附之意;“零”零星,指点笔,也可指局部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贴零”是指“令”、“今”、“冬”、“寒”等字下面点笔的写法和点笔的位置。
凡下面有点笔的字,与上面笔画的接触关系很有法度:如离得太近,或是贴得太紧,则有窘蹙之感;若离得太远,或是贴得太松,又感到过于凋疏和散落。应该是不即不离,或是若即若离,将点笔轻轻地黏附于其他笔画上,做到远近均匀,疏密流动,局部的安置要考虑到整体的格局和态势。
本文内容由小舻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