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两个手字怎么写(两个手组成的字)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黄简讲书法:含有两个手,三个手,四个手的字草化方法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两个手字怎么写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两个手字怎么写(两个手组成的字)

L7-19 草书释读13

继续上一课,12.5包含两个手的草字。「拜」是常用字,这个字的金文很复杂,发展到小篆是这样写的,相信没几个人认识。秦简中把它隶定,笔画还是繁多。好在小篆有另一个写法,称小篆或体,就是异体字。这是两个手,右旁这个手下面加了一横,表示位置,掦雄说:「拜从两手下」,汉隶就是由此而来。

「拜」草化跟小篆或体,取其简单。章草写法,左边用提手旁,戈法化势,右旁写个「又」,交争势,这是右手,手下面一横就不要了,古文字有只写两个手的。今草稍有不同,左边也是提手旁,右旁用竖横横来表示右手。

12课讲过,「顿首」两字合体,成为一个符号,「拜」在古人信函中也是常用字,如「百拜」、「再拜」之类,就像「顿首」一样,使用频率很高。这是王羲之《二谢帖》「再拜」两字,可以看到,「拜」已经简化为左一竖、右一竖。但是单独一个「拜」不能用这种写法,它必须跟上一字合用,单独这样写是「行」字。

包含两个手的字还有「具」,从「具」字的演变,可以体会到什么叫讹变。「具」本来是两个手举起一个鼎,鼎是煮肉的食器。后来这个鼎少了几

笔,蜕变为「贝」,「贝」在古代是钱币,两个手举起钱了。「贝」再一变成了「目」,写起来容易了,但两个手举起眼睛,这算啥意思?讲不通了。小篆之后,秦隶就定格在这两个手举「目」,改不回去了。这就是讹变的结果,历史上有时错误的东西反而胜出,很无奈。上一课讲过,两个手隶变后可以打通写,「具」下面这一半,可以写为横撇捺,或者奋笔势一开半。

「具」字的草化,上面同「目」,以前讲过,下面用奋笔势,皇象还加了他心爱的雁尾。王羲之重新组织笔势,「目」只写一个框架,里面一竖和下面结合,成为两开竖笔势。索靖另有一个写法,下面全用横,奋笔势两开半。

古人写书信,最后经常写「不具」,如「匆匆不具」,「先此不具」,意思是「不够详备」,「不多说了」。我把《淳化阁帖》、《十七帖》和王羲之传世摹本中,几个「具」字收集在这里,来说明「具」字的变化。从左到右,越来越符号化,其目的就是减少笔锋左右来回。这样的「具」,也必须跟上一字合用。但有些人说,这不是「具」,是「乙乙」,「乙乙」就是「一一」,「不具」应该是「不一一」。因为「一一」连写容易误解为「二」字,所以写「乙乙」。

这是王羲之《初月帖》信尾的一句话:「力不具」,但有人认为是「力不乙乙」。又如《十七帖》中《诸从帖》有这样一句:「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具」,最后一字是这样写的。有人认为是「诸问想足下别具,不复乙乙」。究竟谁是谁非,我认为要从笔势和文意上来分析,将来有空讲到晋人信函时,再来细述。

12.6 含有三个手的字

三个手的字不多,上次说到「受」字,上下两个手,交接一个小舟,一个「给予」,一个「接受」。后来这两个意义分开了,「受」只用于接受,而给予另作一个字「授」,加了提手旁。这一来「授」包括了三个手,草书在左边也加了戈法化势。文字意义要精密,就不得不繁化。

从两个手发展到三个手,还有「奉」字。金文「奉」只有两个手,捧着一样东西,这东西学者认为是玉器。到小篆下面有三个手,而上面的东西也多了一横,三表示多,众手所奉。六级课程讲隶书《乙瑛碑》时,提到「奉」字,隶变后左手和右手简化为撇捺,《乙瑛碑》有这个字。草化时,上面玉器用一横替代,中间撇捺写为一折,下面「手」简化为竖横横,裹束后就是这样一个草字,章草、今草相同。裹束时可以重组笔势,上面是奋笔势移位,下面是竖笔势,两个笔势就可以了。

「承」,《说文解字》说:「奉,承也」,又说「承,奉也,受也」,可见「奉」和「承」这两个字,意义是相关的,「奉」是捧一件玉器,「承」是捧一个人。甲骨文用两个手,金文中有时两个手连写,到小篆再加多一个手,变成众手捧一个人了。草书从篆字来,上面的「人」用节耳化势,下面中间的「手」,用竖横横,左右两个「手」,像金文一样打通写,横撇捺「又」字形,以前讲过属于交争势。裹束时二次组织笔势,上面两个笔势上下连写,先写曲钩势,然后两横奋笔势。最后把横撇捺这个笔势加到中间,就是草书「承」。

「承」字今草写法颇有不同,刚才说两手连写是横撇捺交争势,也可以写成奋笔势。这样一来,章草「承」中间交争势用两横,加上下面的两横,就变成了四横。草书规则三表示多,四横只需写三横就可以,所以今草只用三横,取曲钩势加奋笔势两开半。

相近的字

这里讲一下相近字,你看奉、泰、秦、奏四个字,上面都是三横加撇捺,草化结果是否一样呢?

「泰」字小篆上面是「大」,一个人形,下面是「水」,水旁加了两个手。《说文解字》说「泰」字的意思是:「滑也」,似乎是从水中把人托起来,所以是「滑」。其他解释很多,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这样就产生了汉隶「泰」,头上跟「奉」一样。草书写法,无论是章草还是今草,先写奋笔势移位,跟「奉」草化一样,然后下面写个「水」字,前面讲过这是顾盼化势。

「秦」,甲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两个手拿着午,其实是杵,早期没有加木旁;下面是两个禾,意思是持杵舂捣禾谷,所以《说文解字》说:「地宜禾,从禾,舂省。」但许慎还有一个解释:「一曰秦,禾名」,「秦」是一种禾的名称。金文、籀文写法差不多,小篆省掉一个禾,秦隶是小篆的隶定,演变到汉隶就是现在的写法。

草书「秦」,我想是跟隶书而来的,一共五个笔势:先写一个十字势,然后两横奋笔势,第三写撇捺交争势,第四钩裹势,第五,「又」字形交争势。皇象《急就章》有「秦」字,很容易释读。智永《真草千字文》有今草写法,其中第三势撇捺本可写为一折,而一折拉平就是横,所以下面是钩努势加交争势,和皇象不同。王羲之《十七帖》更简略,把皇象第三个交争势省去,四、五这两个笔势原本写「禾」,简化为一个竖笔势。

「奏」,《说文》:「奏,进也」,本义是奉献。甲骨文左右两个手,中间是「桼」,「桼」就是「漆」。也有人认为中间是祭礼上跳舞的道具,奏舞等于现在奏乐。从小篆演变到秦隶,下面成了「矢」字形,到汉代更是各写各的,或写「矢」,或写「夭」,或写「天」……,就算到真书中,写法也没有统一。

皇象《急就章》第十有「奏」字,可惜又损坏了,赵孟俯所临,只写「奏」字头,下面全省略,看起来好像「夹」字,我有点怀疑这写法。智永的写法就好多了,他的取势从隶书来,上面和「奉」字一样,取奋笔势移位,中间「土」字形,取竖横横,竖笔势,下面撇捺是交争势,裹束为今草的「奏」。孙过庭取势不同于智永,头上先取十字势,然后两横奋笔势,撇捺完全省略,下面当「矢」字写,「矢」字草书有时和「夫」字相同,裹束起来得到另一个今草「奏」。

小结一下这四个字,真书中它们字头是一样的,「奉」和「泰」字头草书都取奋笔势移位,这是第一种。「秦」字头取十字势加奋笔势一开半,这是第二种。「奏」字字头,既有第一种,又有第二种。

12.7含有四个手的字

四个手,就是两个向下的覆手,另外两个向上。这样的字我们讲过几个,如高兴的「兴」。上面两个覆手在隶书中变成正反石楯势,下面两个手变成横撇捺。

「兴」「舆」「与」三个字已经讲过,草化方法各异,或移动,或简省,

希望各位复习一下,谢谢。

本节要点:

· 含有两个手的字:拜,具。

· 含有三个手的字:奉,承。

· 含有四个手的字:兴,舆,与。

复习思考:

·

孙过庭这个「奏」字,跟我们讲过的「喜」字有什么不同?

· 试用草书写下面词语:

· 拜年,拜见,拜寿,拜受,礼拜,拜堂。

· 具体,工具,器具,别具只眼。

· 奉告,奉迎,薪俸,奉命,奉教,供奉。

· 承受,承恩,承平,承先启后。

· 国泰民安,泰和,不以泰乎。

· 奏乐,节奏,奏进,

· 相如奉璧奏秦王。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黄简讲书法:含有两个手,三个手,四个手的字草化方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