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春钓鲫应该如何用好腥香味这个味型来配饵料(春钓鲫鱼用腥味还是香味好些)

导语:春钓鲫,应该如何用好腥香味这个味型来配饵

春钓用饵,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为什么?鱼口太杂了,早晚温低,中午温高,但是同时,中午日照强度最高,鲫鱼又会躲回深水;虽说春季小杂鱼还是少,但是用腥味的饵,还是容易惹小鱼,可是要不用腥香饵,别说鲫鱼,小杂鱼都引不来,要说不担心小鱼闹窝,那也只能说嘴上说说,就没人不担心。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春季钓鲫,商品饵味型搭配上,有两个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是要诱鱼,而是避开小鱼闹窝,就状态而言,那拉饵或者搓饵其实都可以,所以整体的配饵思路,必须围绕着可诱鱼、避开小鱼这两点来分析。

那么有钓友说了,为什么我们不用红虫和蚯蚓?其实这样说吧,如果商品饵能解决的,那用不用红虫或者蚯蚓都无所谓,毕竟蚯蚓红虫,只有一个腥味,商品饵则能组合更多的味型出来,关键就是搭配的思路,这就比较头疼了,我们暂且不考虑复杂的香型,我们从鲫鱼的需求,春季的食口,结合诱鱼、避闹窝这两点,我们可以按这样的思路来组合一下。

一、鲫鱼从春分前后,就陆续进入摆籽期,不同于初春,食物来源只有水藻,为了甩籽,是需要储备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这一点,藻腥的饵料,是无法和动物腥的饵料媲美,那么主要的香型,还应该是以腥香,而且是虫腥比较适宜。

二、为增强诱鱼效果,除了腥味,适合鲫鱼,还要刺激鲫鱼开口,奶香、甜香都是可以作为辅助香的,但是主要注意的是,香味比腥味,更招小鱼,所以奶香或者甜香的比重不宜过大。

三,为了避开小鱼闹窝,其实要结合春季的鱼情,什么意思呢?春季对于小鱼来说,水温的影响,肯定要更为严重,所以,如果鲫鱼口不好,小鱼的杂口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如果鲫鱼口好,相对于小杂鱼而言,也就是闹腾多久的事情,可以从饵料状态上,比如拉中长丝,黏连性好,这样对鲫鱼来说,适口性不错,甚至会因为有点小档口,更加刺激吸食的欲望;但是对小杂鱼来说,就比较难吸食入嘴了。

四、春季温度刚刚回升,食物的来源并没有那么充沛,所以如同夏季、秋季一样,用多种复合香型,诱鱼的效果反而不如相对简单的腥加香,没别的原因,就是复合香型,反而容易引起鱼的警惕性,效果反而不好,这一点在实战中是得到验证的,夏秋季钓鲫的饵料,在春钓中基本上就不上鱼,甚至小鱼都很少吃。

那么分析完毕,我们可以以这样的组合来开饵,60%腥香+20%蛋奶香(或者是果香,不是果酸)+10%酒香,开搓饵水比放到1:0.9,按照体积比的5%,加酒米,鲫鱼饵中都含有拉丝粉,不用担心饵料附钩,多揉搓一下,以饵团掰开,有些许的短丝,就算搓饵成功,同样的饵料,1:0.6开散,少揉搓,鸽子蛋大小铅皮带窝,带到钓点,等着发窝;

此时的饵料腥香带奶香,穿透好,腥味足,比红虫蚯蚓的诱鱼效果好,雾化非常慢,因为加了一点的酒米,沉底会比较快,不会担心小鱼半水截口,剩下的就是等鱼口,鱼口应该有三种反应,第一种,搓饵搓到两粒米粒大小,15分钟左右发窝,那和我们的判断没有差距,搓饵用完之后,不加酒米,改加入体积比20%,中长丝拉丝粉,改用拉饵打频率,能增上鱼的速度。

第二种情况,没口,但是漂有动静,那说明香型有问题,味道有点浓,鱼不敢开口,小杂鱼先进窝闹了,减少腥味的比例,蛋奶香和酒香的比例不变,拉丝粉还是按找体积比20%,一共开50ml的拉饵,离钓点大约1米的地方,不用打窝了,拉饵抽上几分钟,再试口,按正常情况,腥味比例最多降低到40%的时候,就应该差不多了。

第三种,漂没有任何动静,半小时内,没有任何发窝的迹象,那估计鱼的密度很稀,几乎就没什么鱼,还是换水域比较合适。

最后,说明一下为什么不多加点香型,而是就以腥香为主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种做法除了春季,其他季节也不敢用,因为春分之后,昆虫也开始复苏,对鱼来说,这是一种本能的味型习惯,但是因为一直到5月初,鱼在水中的食物味型,也就是藻腥和虫腥,加上部分的谷物香(草籽、因春耕被吹落到水面的种饵),除了这些香型之外,其他的,类似x诱、麝香之流,都容易引起鲫鱼的警惕性。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实战经验,可能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还希望钓友们多多讨论,给予指正。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