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则与守规矩的区别(讲规则与守规矩的手抄报)
导语:讲规则与守规矩
规则和规矩,这两个词经常被人混用,甚至相互替代。可实际上,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规则通常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章。规矩则更多指向的是约定俗成的标准和习惯。前者一般是有成文规定的,黑纸白字,写的清清楚楚;后者则不一定有成文的条款,执行与遵守的尺度,要靠个人内心把握,但差异自有社会公认。
从内涵上看,规则划出的标准更为固定,要求更为规整,总体上更显得规范。因为条文是死死的,不能随便变动。而规矩更多地是从习俗、习惯和传统中演化而来,赋予了许多传统文化惯习的元素。
在特定的情况下,规矩意识是非常必要和有用的。许多无法明文规定的规范,以大家公认的、大多数人主动接受的方式默许其存在,反而更能体现社会的成熟度。比如,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崇尚节俭、勤奋敬业,等等,这些都是浸入血脉的规矩意识,能够标识社会的文明程度。这些规矩,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意识,是完全不需要论证的公认准则。
尽管规矩在执行标准上有习惯公认的基准线,但这个基准线往往并非明文规定,不是那么清晰明了。这就出现了一种状态,那就是讲规则一般容易把握尺度,但讲规矩却很难有一个明白清晰的判断。有的时候,规则是符合规矩的,但规矩则有可能不太符合规则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在这种状态下,规则在规矩面前,既有可能失准,也有可能变形走样。
现在有一种状况,就是“显规则”抵不过“潜规则”。相对于有明文规定的“显规则”,不好概定、不便明言的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其实大家都知道,“潜规则”是上不得台面的,因为其本身就有违规则“明文规定”的基本要求。有人觉得,不能完全否认“潜规则”,有时候也是一种有益补充,既然肯定规矩存在的积极意义,就应该有“潜规则”存在的空间。
实际上,这是对规矩的内涵实质作了异化的解读。规矩的标准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能够成为共同尊崇遵守的传统习惯,是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精华,有着公认的、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标准。这样的规矩,大家都心中有数,共同践行,不可违逆。把规矩异化为没有标准,只有习惯的理解,本质上是为不讲规则、不守规矩找借口,也就是为“潜规则”上路鸣锣开道。
一个规矩意识浓厚的人,一般情况下必然是十分注重讲规则的,这个规则当然是“显规则”。“显规则”占着“正席”,“潜规则”就难以容身,更难以大行其道。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承中,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好规矩,这是不能丢掉的。守规矩更要强调讲规则,凡是能够明文规定的规范,都应提倡形成制度和规章。一是一、二是二,一清二楚,拿到台面上看得真真的。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