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阴刻线接刀痕(古玉器阴刻线是什么年代出现的)
导语: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
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带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对于高古玉的鉴赏者来说,把握这个砣刀技法的特征,对高古玉辨真识仿大有裨益。
高古玉的砣具阴刻线,在刀法的基础上形成技艺。
(一)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
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法主要有两种:
1、直砣:直砣(刀)是玉作阴刻线的主要刀法,以加工玉件所需雕刻的部位垂直于砣(刀)头前,转动砣具切入玉件产生刻痕,这样的加工方法就是直刀(砣),标准直刀所留下的砣痕:下刀(落砣)深而陡、收刀(起砣)浅而缓,形如“柳叶”或“橄榄”(图1),直砣的功能在于:以切割的方式对加工玉件进行雕刻。
图1-1
下刀点A处:工具与玉器接触的瞬间,为不让工具或玉器滑开,通常用力稍大,因为,此处较为深陡。
收刀点B处:收刀时,线条基本已完成,是收回力道的时候。因此,此处呈现较为缓浅的现象。
图1-2
砣痕状态:沟边C:阴线与器表的交接处;沟璧D:器表与阴线底部的中间带;沟底E:阴线的底部。
2、斜砣:实际玉作过程中,或者由于工匠的技法水平无法保证始终直砣状态,或者由于雕刻效果的需要而稍微改变砣切方式,所以加工件界面与砣(刀)头产生偏差(非90度直角)的斜砣(刀)在高古玉中也是常见的刀法之一,斜刀倾斜的角度实时调整、变化多端(图2),斜砣的功能在于:以切磨的方式对加工玉件进行刻磨。
图2-1
图2-2
图2-3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斜刀不包括西周大斜刀——坡刀,西周一面坡刀技法另有其自身的作工特征,另作专题介绍。
(二)高古玉砣具阴刻线的刀技
1、单刀:古玉有许多线纹本来很短,从而使砣刻的行程也比较短,从下刀到收刀可以一砣完成;古玉中似这样的单刀阴刻线非常之多,单阴刻线由于砣具自由行程短的原因,刻出的效果都是直接、干脆利落、刚劲挺拔(图3):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2、续刀:而古玉中更多的线纹则是长线,原则上古玉的长阴刻线都是由短阴刻线一砣一砣接续而成,所以又称为“接砣”。真品高古玉的阴刻线皆应有“续刀”或者说“接砣”痕迹(参见《古玉学步(12):古砣工艺恁多高 莫忘阴线藏接刀》)。
接砣功夫直接反映了玉作工匠工艺水平的高下,也直接影响着古玉艺术收藏价值。
玉作工匠工艺技能高超的,工艺精、腕力劲而稳、每一砣痕的自由行程长、接砣精准而使接砣无痕,一气呵成,似乎接砣不存在了(图4);其实接砣是必须的,特别是长弧线。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而工匠工艺技能一般的,则稳劲不足柔弱有余、砣线的自由行程较短、接砣出现偏差,难免有或者错刀补救、或者走线偏弱的情况(参见《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接砣的痕迹明显,常有非正常歧出(图5)。
图5-1
图5-2
至于雕刻眼部的圆线或者弯转的弧线,都是由接砣完成(特别小的眼睛管钻除外),则砣片冲出细小的界面、正常歧出是必须的(图6)。
图6-1
图6-2
3、拖刀:严格的接砣应该一砣一砣首尾相续,但实际玉作中,时有发生砣具“起而未起”、半砣状态一笔带过的情况,这就是“拖刀”;拖刀加长了砣机的有效行程,两砣之间的接续呈现出“藕断丝连”的状态(图7)。
图7-1
图7-2
图7-3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