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历史长河中的三家分晋与三国归晋真的是巧合吗(三家分晋三国归晋历史偶然性)

导语:历史长河中的三家分晋与三国归晋,真的是巧合?让我来说说

历史上有两个时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是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一个是风云际会、名人辈出的三国时期,不幸的是,这两个时期都被一个看似不怎么起眼的事件打断了,璀璨的时代子然而止,令人惋惜,那么一个是强大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分割了,一个是魏蜀吴三家被晋朝统一,那么是不是一个轮回,还是自有命数?

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两件事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一个一分三,一个三归一,觉得没什么相似的,但是根据以下分析,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政治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1:宗室衰落

先看看,春秋时代的最具实力的晋国,因为晋昭侯把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叔叔公子成师,最后曲沃势力越来越大,以“小宗代大宗”,正式取代晋国,晋献公即位后,害怕历史重演,根据士荔(范氏祖先,晋国六卿之一)建议,屠杀晋国众公子,公室威胁没有了,但是公室力量也大大削弱了。再看看三国时期,因为曹丕得位不容易,即位后,猜忌宗亲,并严加防范,甚至猛将曹彰直接被曹丕杀害,最后导致只有一个曹爽可以撑场面,然后就是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轻易的除掉曹爽,并掌握魏国大权,经过三代努力,司马炎终于取代魏国,并统一华夏。大家是不是看起来很相似,是的就像一家公司董事会,原来有亲戚和下属合作者,老板觉得亲戚不可靠,想办法剔除了亲戚在董事会的权利,但公司还要运作,剩下的就要靠下属或合作者配合和支持了

2:权臣独大

不管是晋国国君还是魏国皇帝,除掉了公室这个对手,维护统治只好依靠大臣了,就造成了强大的晋国先是政分多门,后来发展成为六家世卿,然后就是剩下了智韩赵魏四家,最后众所周知由韩赵魏除掉了智氏,并瓜分了晋国的大权,晋国国君还要朝拜三家下属,最后,没有用了,直接废为庶人,而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呢,司马师和司马昭随意废立曹魏皇帝,最后直接杀了魏帝曹髦,也就是说这时当政者已无实权,有臣子决定国家大事,就像董事会,除掉了亲戚的董事长,被下属架空了,完全由下属决定

3:国家君主能力

晋国到了后期,除了晋悼公,已经无法完全驾驭六卿了,甚至,已经在权利上对于六家世卿,已经开始妥协或转移了,在这以后,已经可以说,晋国没有君主有能力控制国家了,而魏国呢?在第2任帝王魏明帝曹椒以后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国家了,这也造成了司马懿的直接上位,君权已经实际上转移了,大家看看,一家公司,亲戚指望不上了,下属上位了,老板继承人能力欠佳,你说这家公司谁说的算,从架构上讲,被取代只是时间问题了。

4:社会要求

韩赵魏三家分晋,发生在由春秋时代的争霸,过渡到灭国一统的战国时代,人民经过近300年的争霸战争,已经十分疲惫,十分渴望国家统一安定,这就造成时代的大要求,由“春秋无义战”的劳民伤财,发展到国家统一上来,而三国也是,经过近百年的汉末三国时代,人民也需要尽快结束这种天下纷争,十分渴求安定的生活

5:制度落后

处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还处于世卿制度,这些人,上了朝就是治国文官,出征了就是掌兵权的将军,而且是世袭制度,而且还有自己的家臣和领地,统治手段和方式还比较原始,不利于巩固君权,而处于汉末的三国时代,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而且权利架构为三公九卿为核心,也就是说,统治阶级可能不像春秋时代的落后,但是也讲究出身,掌权者基本都是门阀大族,无法做到隋唐的人才流动,以及明清的君权高度集中,往往由这些家族就可以决定一个帝国的命运。

综上所述,不论春秋时期的晋国三分,还是三国时代的晋朝统一,应该说从人才、社会要求和制度上,都有其相似的地方,其根本在于统治者可能出于某方面的考虑,忽视了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就是发展不平衡所致,这有可能在于社会发展的阶段,也可能在于国家概念的形成,总之,就是客观发展规律,一件事情的结果导致了另一件事的发展。好了,我是爱历史和旅行的天津人爱吃锅巴菜,关注我,带你不一样的感受。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