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怎么写(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300字)

导语: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心得体会

最近,我读了王晓声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收获颇多,我认为本书主要体现了以下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一、教师都要有研究思想

许多教师没有研究思想。其实很多学生违反纪律,本来主观上并没有和某个老师作对的意思,他的心思并不在老师身上,只是管不住自己,而老师会说“怎么一上我的课你就捣乱,欺负我脾气好不是?”这就是老师自觉主动把矛头引向自己的,这种教育方式可称之为“制造敌人”。这样引得老师经常很生气,其实为了不生气,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老师应该有研究精神,“他为什么会说话?什么引起了他的兴趣?”等等。这样就会以审视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学生,而不会从心里气愤不已了。因为研究员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地质学家不会向化石这样喊:“你怎么可以出现在这个地方?”

凡事不要总问“怎么办”,要多问“为什么?”遇到一个问题生时,首先把他看成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而不是个麻烦。遇到麻烦制造者,没有一种好奇的研究的心态,就会连续犯错误,使自己陷于被动。有了研究的心态,他就会冲淡你的道德义愤,你就会比较平静,反而是最能“镇住”对方的。而有了研究思想,就不会处理一起是一起,如打地鼠一般,哪个起来打哪个,一直应接不暇,疲惫不堪,而会思考问题,总结问题。知道了问题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自然就知道了怎么办,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人的问题具有多样性,遇到问题先提出假设,多提出几种,然后加以验证。

遇到问题,能不能有探究精神,能不能提出几种假设,这是检验一个教师是科研型教师的重要标准!

二、爱,要有,但绝不是万能的

读这本书以前,看过很多鸡汤,以为爱是万能的,王老师有不同观点,特有道理。

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变,而且再说一句可能得罪人的话,爱,不属于专业能力,爱,谁不会呀,动物也会,再说了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常常要求老师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学校都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刚毕业的新老师更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更容易得到孩子们的爱,但新老师的成绩并不是最好的,学生违反纪律的也并不是最少的。究其原因,就是新老师以满腔爱心对待他们的第一届学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往往缺少智慧,不太讲究方式,所以气哭的总有那么几次。

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和爱心同等重要。俗话说:“用真心换真心”,不一定,如果没有智慧相伴,用爱心换来的可能就不是真心,而是寒心。

三、学会开辟特区

有些孩子很特殊,确实需要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在他身上努力,这时不要期望过高,以前的一刀切或整个教室鸦雀无声的时代已经过去,有些不影响大局的千万不要在他身上过多集中注意力,不行就给他开辟特区,给他找点事干,或者是不理他,孩子自己捣乱的没人看也就没意思了,让他慢慢把注意力集中到不违反纪律,再慢慢引导即可。不要以为自己是圣人,能把每个学生都管好,教了这么多年学生,总会有班主任感慨,要是这个学生不在我们班了我们班就清净了,可,还真遇到这样的学生不上了转学了,就会有新的原来感觉不捣蛋的学生又突出出来,怎么还有不省心的呀!其实,人的期望值会不断升高,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孩子再好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老师不能做完美主义者,尽力去做,尽力即可。

四、有问题多反思

一个优秀的教师,当课堂上出现学生说话的现象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我讲课的吸引力不够”,其次才考虑学生的缺点。咱绝不是说学生没有缺点,否则也不会说开辟特区了,而只是说,如果打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就最好首先反思自我,沿着这条思路前进,想着我如何讲课才能把他吸引住,怎样导入,例题怎样和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很实用,能否布置成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这样反思,这样提升,不久我们就会发现,明明有些学生上课总是爱说话,任课老师公认如此,可是他到你的课上就不说了,你有一种本领,能让他没有功夫说闲话,他被你吸引住了!这是多么棒的事情啊!

在这本书里,我还学到了很多很多具体的方法,如案例法教育,抓住一件事,教育一大片,少讲空道理,多说怎么办(这句话已经成为我自己的座右铭和我经常给年轻老师说的话了)。还有如何培养学生自控能力,举行自控比赛等。例子平常易见,我平常很少思考怎么办,读了王老师的这本书,发现自己很多问题没有研究,糊里糊涂解决就算了,专业能力没有提高,对不起专业技术人员这个称号,以后一定抱着“研究心态”去做工作,凡事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用智慧的爱去开辟学生的心灵!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