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副猪嗜血杆菌病治疗方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导语:猪病系列讲解之副猪嗜血杆菌

病原学

形态模式图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属于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无鞭毛,可形成荚膜和菌毛样结构,形态多变,有单个球杆状到长的,有细长的以及丝状的。有15个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为常见(占70%以上),1、5、10型毒力最强。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V因子)。在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 菌落小而透明,在血液培养基上无溶血现象;在葡萄球菌菌台周围生长良好,形成“卫星现象”。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困难。对PH变化、热应激非常敏感,常用的消毒药就可以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2~4月龄的猪易感,尤其是保育猪多发。该病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播。此病的发生常与环境不良有关,也常和猪瘟、蓝耳、圆环等病混合或继发感染。

致病机理

细菌能够通过粘附来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纤毛活动的显著降低和纤毛上皮的损伤,粘膜的变化可能使副猪嗜血杆菌侵入机体并进入血液循环,细菌随着血流进入体内后可引起菌血症,随着病程的发展,肝、肾和脑膜出现不同大小的瘀斑,败血症症状明显。血浆中毒素水平明显增高,并且许多器官出现纤维蛋白性血栓。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纤维性浆膜炎、关节炎以及脑膜炎等。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取决于炎症损伤的部位和群体的免疫状态,多数为慢性型。

急性型:

膘情良好的猪多为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42℃,精神萎顿,咳嗽,呼吸困难,体表发红,耳梢发紫,指压不褪色。有的会出现腕关节、跗关节发炎,共济失调,病程较短,多以死亡为转归。

慢性型:

常由急性型转化而来,多发生于保育猪阶段。病猪关节肿胀,生长不良,被毛粗乱,结膜发绀,渐行性消瘦,腹式呼吸,严重的衰竭而死。常常会继发感染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病等。

病理变化

主要以浆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呈灰白色。胸腔、腹腔积有大量的淡黄色或淡红色液体。肺间质充血、水肿、表面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物,常与胸壁粘连。心包腔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心包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稍肿大,边缘出血严重,表面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有出血边缘梗死,肾乳头出血严重。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猪舍的环境卫生。一是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 二是做好猪舍的通风和保温工作, 三是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 四是保持猪舍干燥, 五是降低应激因素, 六是用高品质的饲料, 保证充足的营养, 增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 以增强群体抵抗环境应激和疾病的能力。

2.及时隔离, 严格消毒

将患病猪与健康猪隔离饲养, 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粪便堆积发酵。污染的猪舍、用具等用清水彻底冲洗, 用0.25%消毒净溶液喷洒消毒, 并带猪消毒, 1次/d, 连续5 d。

3. 药物治疗。

对临床有症状的猪, 逐头分别肌肉注射头孢菌素、恩诺沙星等敏感药物, 2次/d, 连用5d

对全群猪用氟苯尼考粉剂+盐酸多西环素粉剂, 连用5 d;电解质加维生素C粉饮水连用5 d,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减少应激反应,配合促纤维溶解酶的药物,促进渗出性纤维溶解吸收,连用5 d。

4.疫苗接种

母猪:产前30天接种

仔猪:2周龄和4~5周龄各一次

蓝耳和猪副嗜血杆菌伴发的原因

1.蓝耳病毒和猪副嗜血杆菌成为目前猪场

常伴病原体。

2.易发病阶段相似。都在28~70日龄。

3.侵害机理上的互助性。

蓝耳病毒诱导肺巨噬细胞凋亡为呼吸道常驻的猪副嗜血杆菌致病扫清障碍。而猪副嗜血杆菌攻占肺脏后迅速影响心脏,为蓝耳病形成动脉炎铺平了道路。

4.耐药性的增高

由于蓝耳疫苗不稳定性,多数猪场选择用药防治,导致细菌耐药性增高。而猪副嗜血杆菌导致的纤维性渗出影响了药物的效果,导致耐药性尤为突出。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