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唐初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时占尽优势为何不成功(唐朝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

导语:唐初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时占尽优势,为何还是败给了李世民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个太子,他在世的时候为唐朝的建立立下的汗马功劳,最终没有登上皇位,在史书上为了维护李世民的形象对于李建成多有扭曲,但不可否认李建成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而对于玄武门之变,历代文人都有很多看法。在我们看来,李建成是皇太子,军功也不弱,而且还得到了李渊的支持,并且李渊还是开国皇帝,都知道历朝的开国皇帝对于朝政都把握的非常严的,传位二代基本不会出现问题,可就是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还出现了玄武门之变,最终李建成身死呢?

公元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为了完成大业,或者说为了完成前途未卜的大业,李渊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聚集力量,分别组建了各自的团队一起作战。公元618年,李渊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王。

这个时候实际上大家的名分已经定下,可这个时候全国还没有统一,大家还在四处征战。而李世民恰好主要是军事方面的统帅,而这也为他以后积蓄人才,建功立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公元621年李世民率军围困洛阳王世充,并且击败了援军窦建德,逼迫王世充投降。就这样,在获取洛阳以后,李世民以此为后方,慢慢发展,逐步有了染指皇位的野心。而在全国没有统一之前,李渊为了确保战事顺利,给了自己儿子比较大的权利,这样让以后两个儿子之间产生矛盾埋下了伏笔。

李世民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如尉迟恭、房玄龄、杜如酶、秦叔宝等等。而李建成的实力也不算弱,他文有魏征、王珪等谋士,武有薛万彻、冯立、冯翊等将领。而在李世民实力逐渐壮大的过程,也逐渐引起了李建成的猜忌,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量,他都想削弱李世民的力量。

在这里,李元吉不得不提一下,作为李建成的胞弟,我认为他还是有一定谋取皇位的野心的,但是能力和军功上的不足让他看到只有联合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机会,而李元吉的加入更使得双方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场李世民先发制人的政变。在此之前,双方其实已经势同水火,而李渊对此确实优柔寡断,视而不见。

而玄武门事变,同样也是李世民放手一搏的结果,赢了称帝,输了都得变成历史的尘埃。所幸的是李世民赌赢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不久后,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承继大统。

而且玄武门事件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斗争的矛盾激化,集中爆发的后果。太子秦王“夺嫡之争”历经“刘文静事件”,“杨文干事件”,“玄武门之变”。

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在找适合致对方于死地的机会。公元624年,李建成趁李渊将率仁智宫之机,联络庆州(甘肃庆阳)都督杨文干,想杀死李世民。事未成而被人告发后,李渊囚禁了李建成。这次刺杀未遂让李世民惊出了一身冷汗,随即李世民注重李建成身边的情报收集。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东宫的内线得知,李建成想通过突厥进犯边境的事情,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趁机除掉李世民。在此危机情况下,李世民经过和手下幕僚商量决定背水一战,先下手为强。

而促使李世民成功的一个关键人物是玄武门的守卫统领常何,正是他将大门关闭,让李建成的援军无法立即破门而入,而李世民在短时间内将玄武门内的李建成杀死,李建成的部下才散去。

总的来说,李建成失败首先在于李渊在立国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权力的分配,导致了李世民滋生了皇帝的野心,而李建成没有在人才的使用到位,自己的亲信不仅出卖了信息还成了帮凶,可以说,李建成的失败跟他的用人失败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在整个夺嫡斗争中,太子李建成始终没有对秦王李世民真正动过杀心,因为他知道李渊年纪偏大,只许熬到李渊老去,皇位自然是他的。

也因此导致他在与李世民斗争中,李世民总是占据主动。在夺嫡之争后期,太子李建成的势力已经比李世民大了,并且李渊也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

朝堂之上,很多文官武将,功勋之臣,都是保持中立,如果要说为啥李建成失败的原因,我觉得还是李建成没有预料到李世民会铤而走险,没有政治斗争的觉悟,优柔寡断。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