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发音障碍儿童可做的常规训练有哪些(言语发音障碍儿童可做的常规训练包括)
导语:言语发音障碍儿童可做的常规训练
言语产生的三大系统:
构音系统(声道)、发声系统(声带)、呼吸系统(肺)
言语发育的过程:
呼吸(动力源)—发声(振动源)—共鸣(共鸣腔)—构音(转化点)——语音(连接点)
即构成我们交流用的语言
语言是儿童产生社交活动的首要前提和工具,且在感觉统合发展七层楼理论中,“语言发展”更是承担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在言语发音障碍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带着孩子积极训练,这能最大程度地使其得到改善和康复。
今天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言语发音障碍的孩子应该如何进行训练。
-口腔感知训练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口腔感知觉分类的表现:
若儿童出现以下特征,反映其口部可能低敏:
吞咽后口腔内剩余大量食物,未能感受到有食物粘在面部或嘴唇周围,未能感受到口水已流出,咀嚼时间长。
若儿童出现以下特征,反映其口部可能高敏:
1.不喜欢被人触摸嘴唇或面部,不喜欢用毛巾洗脸,不喜欢刷牙,偏食,当食物放在口腔内容易恶心。
2.未萌牙时,可使用两根棉签或柔软的小毛巾蘸取少量温水给宝宝进行感知觉输入,可以轻轻擦拭面颈部与口周唇部肌肉,并轻柔缓慢的进行口腔清洁,无需施加力度进行。
3.萌牙后,可以运用手指胶套/海绵棒给孩子做刷擦及点按为主的口腔感知觉刺激。
刷擦的顺序为:
1.口周肌肉(平行刷)
2.两边口腔黏膜(上下刷)
3.牙龈(画圈,顺时针或逆时针)
4.舌尖 (S型,由内向外)
5.舌两边(竖直,由内向外)
6.上颚(S字型,由内向内外)
7.唇部(圆唇,转圈)
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5组,注意高敏的孩子力度要更轻柔,速度要缓慢,而低敏的宝宝力度则可以适当加大,速度也可以稍微快一些。
-舌头运动训练
以舌肌为例进行分析:为什么舌头会影响说话呢?
正常人语言是通过声带振动发生音波,然后通过舌在口腔的不同的变化,与唇,齿,上腭、鼻腔等多个部位构成阻挡气流,改变口腔共鸣区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形成语言。
一般舌肌的训练主要功能恢复目的有:
1.扩大舌头活动范围;
2.强化舌肌力量和灵活性;
3.增强口轮匝肌、颊肌、喉部内收肌和咬肌等功能及;
4.运动协调性;
5.增加舌、口腔对食团的控制能力,促进吞咽和语言功能的康复。
舌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舌头快速准确地到达口腔的某个位置,为某个发音提供正确的“姿势”:
1.舌尖由上唇自左向右周转,再自右向左周转,然后还可以上下舔唇练习。
2.舌头由左到右,由右到左摆动,像吃东西时咀嚼的感觉。
3.舌尖放在齿背后,再向嘴外慢慢伸,伸的越长越好,然后迅速收回。
4.舌尖用力顶左腮,顶的面部越鼓越好,然后用同样的方法顶右腮,一下左一下右,反复多次。
5.舌根上隆起顶软腭,一上一下迅速进行练习。
6.舌头贴上颚,由外向里吸舌头,发出“哒哒”响声。
7.舌放平后,再向嘴外迅速伸出,迅速收回,伸的越长越好。
8.舌尖抵住上齿龈,舔着上颚往后钩,钩得越长越好,但不要把舌系带扯疼,然后用舌尖舔着上颚慢慢放回齿后。
9.舌头的两边向舌中间卷成筒状后,再向嘴外吐出,一伸一进。
10.舌头平放,用牙齿轻轻咬舌面,牙齿边咬舌头边往外伸,然后再慢慢地边咬边缩回。
针对舌头的练习,大家还可以用舌压板或其他类似的工具,帮助孩子的舌头训练,可以通过器械观察到舌头训练是否到位。
-咬合肌力训练
小孩子在 12 个月以前有咬合反射,手指放在牙龈上会自动咬合,可以利用孩子的咬合反射多做咬合练习。
咬合肌肌力差的表现:
咀嚼差,唇部闭合差,下颌控制差,流口水严重,发音不清,下颌不稳定,向一侧歪。
这时就可以进行以下训练:
1.轻敲打咬颌肌刺激肌肉收缩,增加肌力。
2.治疗师用手有节奏性的上推和下拉下颌,加强下颌控制。
3.咀嚼T字棒,促进咀嚼能力。
4.按摩咬颌肌、改善下颌不稳定。
-呼吸支持训练
声音的产生开始于呼吸,呼气时产生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引起声带振动,于是就产生了声音。呼吸支持是发音的基础,言语呼吸是以平静状态下的生理呼吸为基础的,言语是在呼气的过程中产生的。呼吸系统及发声系统如果存在异常病变,均可导致言语呼吸障碍。
主要特征:
说话气短、吃力、异常停顿、声音粗糙、病理性硬起音、气息音。
呼吸方式异常的训练可以从生理腹式呼吸训练、嗯哼法、拟声法和数数法入手进行训练。
其中拟声法指的是让特殊儿童通过模拟简单有趣的声音,来帮助他将生理腹式呼吸过渡到言语腹式呼吸。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内容有删改)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