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里面的长孙皇后(李世民把长孙皇后怎么称呼)
导语:长孙氏: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千秋一帝,而他的皇后长孙氏,则被称为“千秋贤后”。古代人都一致认为,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就“千秋一帝”的功业,离不开长孙皇后的辅佐。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代贤后。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李世民登基以后封其为皇后。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扬州刺史。长孙氏的父亲文韬武略,不仅骁勇善战,还精通文史,常广泛涉猎各种史书。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孙氏从小就很懂规矩,非常有修养,喜好读书,能写诗文。她是唐太宗的贤内助,她去世很多年以后太宗仍然对她恋恋不忘。
隋朝末年,国家混乱,民不聊生。长孙晟看上了李渊家的二儿子李世民,这李世民一表人才,有勇有谋,觉得将来他一定前途无量,便直接找上门去同李渊谈儿女婚事。李渊也觉得长孙家女儿才貌双全,果断地同长孙晟一拍即合,定下来了这门婚事。
但不久,长孙氏的父亲就病故了。这时,长孙氏才八岁。由于她母亲不是长孙晟原配,她母亲生育了长孙无忌和她一双儿女。所以,父亲去世后,长孙晟的长子长孙安业便赶走了长孙氏娘儿仨。他们好心的舅舅高士廉便收养了他们娘儿们。长孙氏十三岁那年,她同李世民成亲。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世民为次子,虽然战功赫赫,但被封为秦王。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长孙氏被封为秦王妃。长孙兄妹同李世民的感情都很好,可谓是一桩天赐良缘。
嫁到李家后,以下几个方面她都做得很好
一、她是后宫好媳妇。由于李氏父子长期在外征战,婆婆窦氏长期积劳成疾,没过多久,窦氏便去世。李渊称帝以后,后宫无主,妃嫔争宠,儿子们的斗争更为严重。李渊一直很赞赏李世民这个二儿子,他心中一直深知李世民才是最适合的继承人。但李建成等人一心想拔掉李世民这颗眼中钉。时时想要陷害他。他们常在后宫中制造李世民的谣言,最后高祖李渊也听信他们,逐渐疏远李世民。
长孙妃深知丈夫要成就大业,妻子必须要助其一臂之力。她小心翼翼地伺候公公,并把后宫妃嫔妯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得当。她这么做让公公非常满意,深得公公的赞赏。
公元626年,李氏兄弟们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长孙氏站到了丈夫这边。在长孙无忌等人共同谋划下,秦王决定发动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登基,长孙氏被封为皇后。之后,她兢兢业业地管理后宫,替太宗分忧解难,给丈夫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不为后宫事情操心。
二、统领后宫,深明大义
后宫争斗,永远有谈不完的话题。有一次,有一个宫女冒犯了太宗皇帝,他要给她治罪,长孙皇后便对太宗说:你日理万机,处理宫女的小事交给我就行了。她深知每一人在宫中生存都很不容易,她给予每一个人的生存机会,把宫女保护起来,等太宗消气了才把那宫女放出来,她保护了宫女的性命。李世民继即位以后,多次想提拔长孙无忌当宰相,她都婉拒了。她说:她统领后宫,已经是三宫之首,她的家人都已经有财粮供应,不愁吃穿,享受荣华富贵。她担心外戚视力变大会招来不好结果。她引经典,用古训来说服太宗皇帝,叫他不让自己哥哥当宰相。太宗说:我用长孙无忌,不是因为他是你哥,而是因为我跟他南征北战多年,他真的很有才干,我深知他是不会背叛我的。所以,这个宰相的位置不给他给谁呢?多么英明的领导啊!有这样的皇帝和皇后真是百姓的福气啊!真可谓一代明君,一代贤后啊!
三、不干预政事,善于劝谏
魏征是有名的谏臣。他直言不讳,多次在朝堂上,当着很多大臣斥责太宗皇帝,毫不留情。太宗既恨他又爱他。有一次,魏征又让太宗十分难看,他回到后宫大发脾气。长孙皇后问他发生了什么,他说我一定要找个机会狠狠地修理魏征这个家伙。听到这里,长孙皇后知道肯定又是魏征劝谏了太宗,惹他生气了。她赶紧穿上礼服,在太宗的面前行了一个大礼,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要知道,在古代只有在册封大典、皇家忌日等大事的时候才能穿礼服的,这可把太宗都搞蒙了。皇后又说:有这样的大臣是皇上的福气啊!只有在明君的统治下,大臣才敢这样直接明谏。您有这样的名臣,难道不值得恭喜吗?太宗听完,也就不再恨魏征了,也更加敬重长孙皇后了。
不仅仅是对魏征一个人,长孙皇后还经常保护一些老臣。她在重病快去世的时候,还劝谏太宗继续任用房玄龄。太宗也听了她的建议,再次启用了房玄龄。
四,长孙皇后不仅深明大义,她还很有才能。她还留下了传世之作《春游曲》,展示了她的才情,也让太宗更加珍惜她了。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病倒了,她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不治而亡。她去世后,太宗皇帝整天失魂落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常常泪流满面,因为他失去了一位贤内助。
的确,长孙皇后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女性,堪称中国历史上千年贤后!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