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为什么农村水沟里常见的泥鳅现在很少见这叫什么(水沟里的泥鳅能吃吗)

导语:为什么农村水沟里常见的泥鳅现在很少见?这几个原因是关键!

小时候在水沟、池塘甚至稻田里都经常能看到泥鳅的身影。那时候觉得泥鳅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在整个冬天它钻到没有水的泥土里都能活下来。由于我们这里没有人吃泥鳅,通常捉到泥鳅都是用来喂鸡或者喂鸭子。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水沟里常见的泥鳅变得非常少见了。其实不仅仅只是泥鳅,就连原来水沟里常见的蚂蟥、黄鳝等都非常少见了。其实按道理说,像在这些年农村生态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泥鳅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应该挺多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消失呢?

一:农药、化肥的应用

原来在农村耕种农作物依然会使用化肥和农药。但是以往使用的肥料,以农家肥居多,化肥相对较少,但是现在农作物的耕种,基本上是以化肥为主,很少农户在耕种农作物的时候选择使用农家肥了。都知道施用农家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而有机质能够作为水里浮游生物的食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泥鳅的食物。而现在大量的使用化肥,减少了农家肥的施用,土壤中有机质的减少,让泥鳅失去了食物的来源;再加上化肥对泥鳅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造成泥鳅无法生存。

而关于农药的应用对泥鳅的伤害就更大了。农药的应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极大的益处,可以防治农作物的虫害和病害。但这些农药施用后,会有部分渗入到稻田里,随着稻田浸到水沟里。长期的农药使用,也是造成泥鳅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人为的捕捉

人为的捕捉也是泥鳅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这边的人基本上都不吃泥鳅,认为泥鳅长期在淤泥里生活,吃了泥鳅对身体不好。但在最近这些年,泥鳅被冠上了“水中人参”的称号,身价倍增,以前大家都不吃的东西,现在却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特别是野生的泥鳅,其价格和人工养殖的比起来更要高出不少。也正是因为如此,捉泥鳅就成了许多人的“副业”。过去捉泥鳅都是徒手捕捉,最多就是用竹篮或者网袋之类的。用这种方式捕捉泥鳅,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其种群的生存和繁衍。而现在捉泥鳅,采用放置地笼、甚至电捕、药捕等方式,捕捉效率高了,对泥鳅种群的影响也非常大,也就导致现在的泥鳅越来越少。

三:环境的影响

老话说“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意思是说像鱼这些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鱼籽能保存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即便水田里的泥鳅今年没有了,但是到了第二年又会孵化出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现在却不是这样的呢?那是因为很多的水渠、河流干涸了。水田中的泥鳅、黄鳝都是从水源进来的,水源中不仅有泥鳅、黄鳝,还有鱼籽,于是一些没有鱼的水田,过几年也会有很多的泥鳅、黄鳝。但是现在很多的水渠、河流干涸了,鱼的来源没有了,自然就少了。

四:污染的原因

污染也是造成泥鳅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泥鳅虽然成天生活在淤泥里,但是其生活环境对水质的要求并不低。它的食物来源是水里的一些微生物、浮游生物等。虽然现在工厂的污染减少了很多,但是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就非常困难了。水质的污染会造成水里的浮游生物、微生物的死亡,导致泥鳅没有了食物的来源。再加上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也不低,这些被污染了的水源也会影响到泥鳅的生存。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以前农业活动更多的情况下,农村水沟里各种水生动物却有那么多。而在这些年农业活动减少了,反而这些水生动物却很少很少。其实当人工养殖泥鳅多起来的时候,就应该能意料到野生的泥鳅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了。也许,再过上若干年,儿歌的“捉泥鳅”也会成了绝唱吧。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