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从0到1的流程)

导语:互联网初期产品的填坑法系列二

上文讲了如何把在产品的初期把目标制定清楚,怎么填坑,本文讲下在目标清楚后,如何在搭建早期的产品时,填上都会犯错的几个大坑。

首先一个成熟的互联网产品,是从前端展示推广,到用户使用体验再到售后服务,都要具有很强的行业竞争力,才可以讲是成熟的产品。

但是新产品在上线建设期,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会遇到几个大坑,如何既能避免掉进大坑,又能建成较好的产品体验内容,我们从下面四个大坑来聊下。

一、产品设计超出团队实力

在产品设计中,经常出现一个需求最终经过讨论,演变成从拉新到拉活、拉收、拉回等数个、数十个需求,而负责解决的团队成员就两三个人。

但还会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创业团队,就是要一人身兼数职,比较辛苦。听起来似乎没错挺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因为真正优秀的产品,在早期功能必然是十分单一,并且用户体验也是很简单的,例如滴滴最早只是连接正规出租车和乘客,后期才会有快车、专车、顺风车等等。

对团队的实力和试错成本有了清楚的了解后,早期功能点就一定会少。

围绕核心却单一的功能点做好产品结构,后期根据市场需求再不断迭代,是最聪明的做法。

自嗨

参与产品设计的成员,聊起自己的想法都会很兴奋,总会认为客户一定会很喜欢。但要是不客气的说,多数是不会被喜欢的的,因为喜欢的只是对方自己。

这个很容易测试出来,当比较嗨的人说完后,让参与的同事,复述下自己理解的产品呈现效果和会不会满意。结果就是,参与同事都理解不透或者理解不了产品,满意就更不用说了。让团队在这样差的理解下去做产品,真实用户体验产品时会好,才是不正常的。

嗨是可以的,但运营工作是不能嗨的,而要解决就需要达成一个共识为前提,这个共识就是任何人的想法都不一定是对的,允许任何人提出质疑,而对错的检验标准就是团队投票、测试数据、测试的量化指标。

如果遇到比较坚持或者顽固,却又绕不开的,那就评估下时间、投入和功能竞争力,如果可以接受,那就让提出者给出量化目标,然后用测试结果说话,整个产品流程,提出者全程把关,然后这个权限要限量限标。

推广和种子用户缺位

很多人认为早期产品不需要或者不适合做推广,以及种子用户暂时用不上。

这个坑是很大,越是早期的,反而越需要,举个例子,你做了一年的产品,最后市场不认可,那么这一年的试错成本可能就是项目全面解散。但如果一周测试一次,那方向不断被市场检验调整,一年后,你的产品不说多优秀,至少可以存活下去,因为它经受了数十次的真实市场验证。

而产品的第一波推广和种子用户,其实很容易,就是同事。

一个项目多少有10-20位成员,每个人至少有几位同学朋友,那就是几十位,加上如果里面有意见领袖,推广效果还是很可观的。

所以早期的推广和种子是很容易的,但推广的内容要有设计有助于同事,而不是让同事一味的奉献,既不持久也效果很差,操作好了,成本比去市场上的推广资源要低很多很多。

数据和技术的不专业

不专业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和技术沟通的不专业,另一方面是技术自己不专业

沟通的不专业:产品设计最忌讳,我认为你应该知道。

正确的是,我让你知道。技术团队,多数不太灵活,只要没说,就不会做,这个实际是没有错的。

产品设计的数据埋点和开发计划,必然是需要一字一句的说清楚和邮件等方式物理确认。

另一个技术的不专业就是,新产品的技术团队或者外包团队,新产品的不稳定和自己技术、理解能力所限,出问题是不可以避免的,所以必要的测试环节和奖惩是必备的。

以上是基于初期产品的四个填坑法,分别是团队想法梳理、体验逻辑梳理、推广验证、数据技术。

希望你能有所收获,接下来的系列三将分享新产品如何拉新并有好的体验。

欢迎点赞关注,便于找到。

本文内容由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