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建盏的瑕疵一般是什么情况(建盏有瑕疵是不是次品)

导语:建盏瑕疵总结:建盏可以有,不能有的分别是什么?新手谨记这9点

《稗史汇编》说:&34;

建盏烧造,在开窑前根本无法预料釉色的走向,即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鬼斧神工,也存在着不可控的因素破坏建盏釉面斑纹花色。由于建盏斑纹须在1300℃以上的温度中形成,坯体在这种条件下极易变形、起泡。尤其是建盏坯中含有粗颗粒石英,很容易造成釉面有颗粒凸起,破坏釉面的完整性。

这些技术难度上的限制,导致成品建盏多少存在一些瑕疵不足。对部分因为工艺原因无法避免的,要有包容的心态。对于真正有缺陷的失败品,也要学会判断和区分。今天笔者就来跟大家讲讲哪些“瑕疵”建盏可以有,哪些不能有。

建盏可以有

1、釉面气孔

釉面气孔的产生是由建盏的工艺决定的,因为建盏胎土使用的是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在烧制过程中窑炉内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使胚体当中的铁不断析出。

所谓的气孔,就是建盏胚体内的铁在析出时留下的,所以建盏的盏壁上留下气孔,属于一种正常现象。目前即使盏器玻化很好,都不能完全消除表面产生的这些气孔,只能做到让这种气孔尽量的小,所以这类釉面气孔也不能称之为瑕疵。

2、盏口颗粒感

建盏的胎土原料中加入了石砂英,这样可以提高胎土的耐热度,降低建盏的废品率。

加上建盏在烧制上采用正烧的方式,釉水在烧制的时候,随着高温的作用下釉水向下流动,使建盏的沿口位置几乎就没有釉,这样就不能完全遮盖石砂英,导致在建盏的口沿处可能会看到釉一定的小突起或者手摸上去有颗粒感,但此现象并不能归属于瑕疵。

3、悬釉现象

建盏大多施厚釉,随着烧制时釉水的流动,或多或少会在盏壁形成悬釉现象,也俗称为“釉泪”。

很多情况下都不会把釉泪视为瑕疵,甚至在大部分人看来,釉泪完全可以作为建盏的加分项。悬釉现象展现了建盏晶体的美感,釉泪的存在是建盏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市面上具有釉泪的建盏价格会更高,也更加具有收藏和把玩的价值。

建盏不能有

1、变形

变形是我们入手建盏时首要关心的问题,建盏口径歪扭不圆、几何形状有不规则的改变、盏心歪、不对称、不规整,立在桌面高低不稳等都属于变形。

建盏置于平整桌面上,略微有点晃动,仔细观察胎底有个别泥点砂粒或者粘有异物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可以用砂纸适当打磨底部至平整即可,此并不算瑕疵。如果实在不能接受胎底不是特别平整,可以联系卖家更换,并不算无理要求。而建盏倒置于平整桌面上有晃动,说明口沿变形,这才算瑕疵。

2、开裂

开裂是较为常见的瑕疵,因为建盏需要经过至少1300℃的高温烧制,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带走水分从而导致胚体的干裂或者建盏的胎骨含铁量过高,也同样容易造成干裂现象。裂口位置,以建盏盏口或建盏底部居多。

3、粘底

粘底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建盏釉胚厚重而会出现流动聚集,过重的釉量就会形成聚釉和釉泪,也可能会出现粘窑的现象。

其次建盏釉在1300℃的窑炉里会产生流动,烧成温度过高导致釉水流动较快,这样会更容易产生粘底的现象。

4、砂眼

因为建盏的泥料中附带的石英砂没有淘洗干净,浮在盏面导致釉无法成功附着在胎上,就会产生砂眼。

砂眼不同于气孔,气孔可以通过烧制的技术和外在的条件来控制从而消除,而建盏本身的砂眼就是一种瑕疵品,是会直接影响到建盏的手感和价值。

5、起泡、鼓包

建盏胎体水分较大,在烧造时水分气化,无法排出就会在釉面起泡。鼓包现象更多时候是因为釉面过重,而且烧制过程中遇到了高温,釉水流动中容易产生气泡;如果气泡严重,就属于大硬伤,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考虑不入手了。

6、缩釉、跳釉

缩釉是由于没达到温度所造成的问题,老盏中龟裂纹就是这种,一般情况下电烧比较少出现这种现象。

一般的缩釉属于瑕疵,但如果缩釉纹路有美感,也有玩家收藏;跳釉则是某些部位(一般呈点状)未被釉层覆盖,原因可能是胎体上釉前粘上灰尘、表面有砂粒等等。

跳釉面积通常很小,对釉面完整性的影响远小于缩釉。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建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由于建盏的烧制不易,所以希望每位盏友都能带着欣赏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当然对于确实有缺陷的瑕疵,我们也要做到懂得如何去区分选择。

本文内容由小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