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的运算教案设计(对数的运算教案(第二课时))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对数的运算教案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对数的运算教案设计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数运算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推导过程,可以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讨,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数运算的性质与对数知识的应用
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复习:对数的定义及对数恒等式
(
>0,且
≠1,N>0),
指数的运算性质.
2.讲授新课
探究:在上课中,我们知道,对数式可看作指数运算的逆运算,你能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以及指数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吗?如我们知道
,那
如何表示,能用对数式运算吗?
如:
于是
由对数的定义得到
即:同底对数相加,底数不变,真数相乘
提问:你能根据指数的性质按照以上的方法推出对数的其它性质吗?
(让学生探究,讨论)
如果
>0且
≠1,M>0,N>0,那么:
(1)
(2)
(3)
证明:
(1)令
则:
又由
即:
(3)
即
当
=0时,显然成立.
提问:1. 在上面的式子中,为什么要规定
>0,且
≠1,M>0,N>0?
1.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表述出以上三个等式吗?
例题:1.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
>0且
≠1,
>0且
≠1,
>0,
>
,则有
(1)
(2)
(3)
(4)
(5)
(6)
(7)
例2:用
,
,
表示出(1)(2)小题,并求出(3)、(4)小题的值.
(1)
(2)
(3)
(4)
分析:利用对数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1)
(2)
=
(3)
(4)
点评:此题关键是要记住对数运算性质的形式,要求学生不要记住公式.
让学生完成P79练习的第1,2,3题
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对数的定义推导出下面的换底公式吗?
>0,且
≠1,
>0,且
≠1,
>0
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讨论,教师巡视,最后投影出证明过程.
设
且
即:
所以:
小结:以上这个式子换底公式,换的底C只要满足C>0且C≠1就行了,除此之外,对C再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要求.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换底公式吗?
说明:我们使用的计算器中,“
”通常是常用对数. 因此,要使用计算器对数,一定要先用换底公式转化为常用对数. 如:
即计算
的值的按键顺序为:“
”→“3”→“÷”→“
”→“2” →“=”
再如:在前面要求我国人口达到18亿的年份,就是要计算
所以
=
练习:P125 例5
3、归纳小结
(1)学习归纳本节
(2)你认为学习对数有什么意义?大家议论.
4、作业
(1)书面作业:P126练习1
2、思考:(1)证明和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对数的运算教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