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华州景点(华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导语:华州八景(旅游)

华州景点(华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华州区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拥有一些集历史文物,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历代不乏游人留连与文人墨客的吟颂。明、清、民国都有不同的“八景”之说,皆为当时文人对本地风光的典型概括。

明代华州八景

南寺晓钟、西溪夜月,

石桥官柳、黉(音hóng红)宫古柏,

泮(音pàn判)壁甘泉、移山灵湫,

少华晴岚、渭川晚渡。

此“八景”为明朝成化二十二年(1486)时,华州知州伍性、训导钮莹中所创,因明万历九年(1581)《华州志》的记载,而流传至今。

南寺晓钟,指南寺报晓的钟声,有诗曰:“五漏筹残夜色平,梵王宫阙吼长鲸。”据说当时清越的钟声可传遍全华州。南寺,正式名称为南塔寺,位于明朝华州城西南隅,在今城区渭华路步行街东头路北。至民国时,据《重修华县县志稿》记:“该寺仅房屋三五椽,僧一二名,清越之晓钟,久已绝响。”1949年后,逐渐倾圮无存,今已建为金城小区。

西溪夜月,指西溪的水光月色,有诗曰:“帘澈晴空月色低,蟾光流影映西溪。”西溪在今城区西的杏林镇老官台村、梁西村与李庄村、武家堡之间,古代这里水势浩大,风光绮丽,为眺游佳景,甚至可以观划船竞技,唐、宋、明、清皆有诗人题咏。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常到此游览,并吟诗记胜。惜明清以来,水势渐小,以致于今,仅为田野耕地而已,人往风微,胜景不在。

石桥官柳,指石堤河桥附近的柳树成荫,有诗曰:“郡城十里架长虹,官道依稀古木丛。”石桥:即石堤河桥,在城区之西十里、北沙村以北的石堤河上。官柳:官府栽种的柳树。据明《华州志》卷二记:“河水自石堤峪出,北入于渭,自桥南眺,山峰叠翠,一壑芳蕤,更夹岸高柳荫荣,过者恒驻马赋诗,以叹胜绝”。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十五记:“从前夹岸高柳,叶嫩荫浓,加之山色南来,河水北流,固一幅天然画图也。”今石桥还在,但已翻建多次,再无当年旧颜;官柳早已不存,徒留诗人吟唱。

黉宫古柏,指黉宫内的古柏繁密茂盛,有诗曰:“数仞宫墙一径深,两行青翠柏森森。”黉宫:学宫,即古代的学校,也称儒学,明清华州的儒学在文庙大成殿西。这些古柏不知生存了多少年,至民国时只剩几株半死不活的枯树,1935年被全部伐去。

泮壁甘泉,指学宫墙外的汩汩甘泉,有诗曰:“数尺甘泉水,近在宫墙西。”泮:泮宫,即学宫。明《华州志》卷二记:“学宫亦因东城高阜,右(即西面)有柳巷街(即今三门巷),街侧有甘泉,深四五尺,甘洌殊常,古今无盈歉之时。”明清时,这一带曾设过甘泉里(古代若干户人家为一里)。清末时此泉干涸。

移山灵湫,指灵秘深邃的移山潭,有诗曰:“少华山隈乱石滩,白云绿水净漫漫。”移山:即移山潭,又称白厓湖,位于今柳枝镇张桥村的半截山下。据明《华州志》卷二记:北宋熙宁五年(1072),少华山的阜头峰崩裂,“其下水出,其深无际,名曰移山潭。其崩山遗址,名半截山。” 《华州志》卷九记;“移山潭水深数十丈,大与郡城同。”移山潭山光水色,澄萍数里,风光怡人。元明清时,一直是华州名胜。直到清末,移山潭仍周回百亩,以后,水面逐渐缩小,直至干涸,成为一片农田。

少华晴岚,指少华山晴日的雾气,有诗曰:“日色才临泰华东,岚光如画蔼溶溶。轻凝远嶂浓还淡,倏然凌崖翠且重。浑似蚩尤军涿鹿,恍疑神女醉巫峰。非烟更觉还非雾,幻尽先天造化踪。”描写了晴天有云雾缭绕的少华山,在云海中出没无常,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的景色。

渭川晚渡,指傍晚时分的渭河渡口,有诗曰:“华郡堂堂枕渭流,夕阳日日往来稠。一篙清浅斜晖影,两岸喧腾伫待舟。” 渭河自西向东流经华州北缘。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陇海铁路过境之前,在运输上也有相当价值。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二记:“查铁道未兴前,秦豫晋间货物,均借此转输。”同书卷六云:“渭河行船,麦棉皮炭盐铁等,均由此转输。······清时的王里渡为官渡,水夫四名。大涨、解家、周家庄、孟村、拾村,均为私家设船,为渡渭往来要津。”陇海铁路过境后,渭河运输衰落。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十五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渭河渡口为“地势寥落,行旅稀少,只余广漠荒滩而已”。现在,铁路、公路有更大发展,渭河水路运输更加式微,仅存詹刘、滨坝、拾村等处,为两岸村民往来使用。

嘉靖三十八年(1559)任华州知州的陈应麟,后来在华州八景的基础上又添“五泉细流”、“天池灵灏”为华州十景。“五泉细流”指太平峪五眼泉引细流入州城内。“天池灵灏”指太平峪脑的仰天池。

清代华州八景

万户朝烟、山林宝藏,

石堤香轮、百果缀珠,

岗峦樵迹、春桑柘(音zhè这)树、

绿畦桔槔(音jiè gāo节高)、

盈塍(音chéng成)粳(音jīng京)稻。

此“八景”的提出,始见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的《续华州志》,书中有华州贡生刘遇奇的《棫林八景诗》。“棫林”,华州的别称。

万户朝烟,指华州人丁兴旺,堡居相望。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公元1556年1月)发生了以华州为中心的大地震,华州死亡人口达十分之六。明末清初的战乱,人口又一次锐减。清康熙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激增,村堡增多,人烟旺盛。此诗正描绘了当时之景。

山林宝藏,指华州山区物产丰富。华州南部为秦岭东段的华山山地,山林密布,禽兽繁多,林特产品及林副产品堪称“宝藏”。

石堤香轮,指石堤峪制香(祭祀时用)的众多水磨。香轮:指制香时磨制木屑的水磨。据《续华州志•物产述》记,石堤峪山民,以木制水磨,用流水为动力,磨榆、杏杂木作香,四十里间水磨众多。从这个记载中,可知当时石堤峪制香的手工业之盛。

百果缀珠,指华州水果品种很多,生长繁茂。华州自古就盛产水果。明、清、民国旧志对此记载不断。当代水果生产更为兴盛,“百果缀珠”延续至今。

冈峦樵迹,指山冈上打柴的踪迹。华州南部山区林木茂盛,古代至二十世纪前半期,是人们的燃料来源之一,山民们也多以砍柴卖钱为生。现在已基本绝迹。

春桑柘树,指春季采摘桑树、柘树叶养蚕。柘树叶也可饲蚕,然叶硬不及桑叶。华州的蚕丝业在明清时颇为兴盛,明《华州志》对此略有记载;清《续华州志》卷二记,华州西部多养蚕,蚕丝极丰,商人多称华州丝最好。但到清末时已显颓势,清末《华州乡土志》记:“蚕向以西乡为多,而传授无多,获利不广。”民国时,据《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七记:“仅养少许,故蚕丝终不发达。”

绿畦桔槔,指用桔槔汲井水浇灌的田园风光。华州北部地势平坦,沃野田畴,自古即为宜井灌区。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

盈塍粳稻,指稻田广布,水稻丰盈。华州平原地区的夹槽地带、沿山各河口、西南塬区的几条川道,水源充沛,历代都有水稻种植,旧志中多有记载。

民国时代华州八景

红杏十里、绿竹千亩,

龙山木材、石堤香轮,

枣实贯珠、柿果嫣红,

荷盖翻绿,稻穗垂黄。

民国八景的提出,为民国时纂修的《重修华县县志稿》,书中认为明清八景大多已成历史陈迹,故提出景色新致,与经济生活相关的新八景。

红杏十里,华县近山砂砾之田上,有东西数十里的杏树林带。春季开花时,“彩霞浓郁,弥望无际,致为佳胜”(清末《华州乡土志》语)。明清以来有不间断的记载。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县水果业仍以杏为主。此后,杏林面积锐减,“红杏十里”之景已不复存在。

绿竹千亩,华县竹林资源丰富,为关中之首。栽培加工利用历史悠久,明清以至民国时期都有记载。东起柳枝上安,西至高塘北侯;南达大明寺王,北落瓜坡东赵黄家,曾有广泛分布,竹林面积长期有数千亩之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步衰败,现仅有数百亩。

龙山木材,龙山,即五龙山,是华州名山,曾被森林覆盖,林木茂密,为民国时华县一景。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驻华县的国民党第一军滥砍,竟成秃岭。至今,植被仍未恢复到原有状态。

石堤香轮,与上述清代华州八景之一的“石堤香轮”一样,说明民国时石堤峪仍在用水磨制香。

枣实贯珠,指枣子像成串的珍珠。据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七记,王宿、北刘村(今属柳枝镇)多枣,侯坊、小村(今属赤水镇)枣以酥脆甘甜驰名。

柿果嫣红,柿子树在华州(华县)有广泛分布,民国《重修华县县志稿》卷七记,公路(指今柳枝镇—赤水镇之间的老公路)南,柿树成林。西南塬区也非常多。柿子成熟时,红柿满枝头;制作柿饼时,需挂起晾晒,此时的田间村巷,嫣红一片。

荷盖翻绿,指荷塘中荷叶在微风吹拂下摇曳。华州旧地方志中,有对莲藕的不间断记载。凡水源充沛,地势较低处,都有分布。无论是观赏荷花,采食莲子、莲藕,都为华州的别样风景。

明、清、民国时的华州(华县)“八景”,是景观集约,是风景之精华,便于记忆,易于留传,是宝贵的历史的遗产。但时过境迁,许多风景已不存在,或价值有变。不过,在旅游经济风行的当代,吸取这种形式,确定华州新八景,也许是可行的。

【来源:今日华州】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