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浅谈品析唐诗格律诗的特点(浅谈品析唐诗格律诗作品)

导语:浅谈品析唐诗格律诗

浅谈品析唐诗格律诗的特点(浅谈品析唐诗格律诗作品)

浅谈格律诗

律诗有八句,两句为一联,是指的下一联中,奇数句(第三、五、七句)中第2、4、6字的平仄,与上一联偶数句(第二、四、六句)中

第2、4、6字的平仄相同。这就是‘粘’

例诗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有谁能告诉我这首律诗中 粘?

律诗有八句,两句为一联,是指的下一联中,奇数句(第三、五、七句)中第2、4、6字的平仄,与上一联偶数句(第二、四、六句)

中第2、4、6字的平仄相同。这就是‘粘’

第二联的出句:(奇数) 五更鼓角声悲壮

第一联的对句:(偶数)天涯霜雪霁寒宵

大家看这两句中2、4、6位字的平仄

2、4、6位的字平仄相同

第五句:野哭几家闻战伐

第四句:三峡星河影动摇

这两句中 2、4、6位字的平仄相同

第七句:卧龙跃马终黄土

第六句:夷歌数处起渔樵

这两句中 2、4、6位字的平仄相同

这就是 粘

在说起承转合前,先说一点对偶:普通对偶及流水对

一.普通的对偶:上下句某一个字或某一个词组,不论他是哪一种词,下句相应的字或词组也要同一种词

也就是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副词..等,如果要对得更工切,则同类词中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

比如名词中有人名、地名、那麽就要对人名、地名、,形容词中有红、白等字则对应的下句也要用颜色的形容词相对。

若这样还不满足,在若干小类还可再加细分,这样的形式称为‘工对’,一般来说可用相同结构的词组相对,甚至也可用相反词组相对,

也算工整

例诗1: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看一二句

两对一,个对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

例诗2: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看颈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就词性来看竹喧和莲动都是用动词(喧、动)去修饰宾语的名词(竹、莲)

(归浣女),(下渔舟)则是两个敍事句的对偶,用名词的浣女对名词的渔舟,动词的‘归’对‘下’

在普通的对偶形式中,有时诗句的词性或词组对得并不十分严密,稍有不合

但也常有把它认为是句的情形,由于它的要求不那么严格,而于(工对)所以称这种对的形(宽对)

如李白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中的颈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这一联中上句前二个词组三山、半落对下句二个词组二水、中分没有问题

大家看 但方位词的’外‘是不能对名词的’洲‘,

然而如果我们从青天能对白鹭着眼,青白都是颜色的形容词,用来修饰名的天和鹭,这类对偶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说到 词组 我们要补充一下

按照音律,七律一句共七字,分别为1234567,每句的音节是:12、34、5、6、7,共五个音节。一般一个语素为一个音节.

大家以后读、抄写诗的时候,注意看一下七字一句的,大多按照这个音律来写的。以音判断是如此12、34、5、6、7 以字判断:两个词组加三

个单字或者五个单字加一个词组

二.流水对:是指对偶的诗句在诗意上就像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 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

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

如 杜甫

忽闻哀痛诏,又下盛明朝.

又:可惜欢吴地,都非少壮时.

又: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今天提对偶的目的是让大家对于对仗及对联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后在对联时要注意小词类的对仗

作品就会更加出色

现在开始起承转合的内容:

起句的格式,大家都已经了解,有四种,其中两种压韵,两种不压韵。

一般说来,(按宋朝定型的格律)

起句压韵,不用对仗。若起句不压韵,一般来讲,以选择对仗较佳,唐朝就开始有对仗与不对仗之别。

诗是给人读的,因此,第一句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第一句,就必须直入主题,忌讳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通常,以景语开头,符合内容格调的景语来开头

首先要把握的,就是直入主题,不要偏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慎重的选择适合主题的景,来作润色,这就是律诗对起句的要求

比如,内容是好心情,起句就不能用雨、雾、之类的。 也不能用离亭、秋水之类的 借景语来说情,起句一般采用这样的手法来完成。

景语,指的就是,选择符合主题的景物来作具体的描述这个过程,是由眼睛外向眼睛内的过程是被动是接受景物,而做一个实际的描述

这个描述,不可脱离了实际。

比如,我们现下居住的环境,已经不可能再见“江枫渔火对愁眠”,因此,写诗的时候,应该避免

因为任何文学作品,”创作力”才是它的生命力的来源

如李白的:青山横北廓,绿水绕东城。 这个景,是个远处的景 指的是朋友要去远方了。

再比如,杜甫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个景,若人在低处,是看不到的,因此,人肯定是在高处。

这些作品在第一句就偷偷的透露了人、事、时、地、物了 再来就是颌联

颌联(也叫承句)。 现在说颌联颌联,要对仗。

起句为1、2句,颌联为3、4句

既然是承,那么,还是在景语上作文章 。

但有别于第一句,得换个角度看事物。否则,就成了罗嗦或是拖泥带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里,颌联的此地

,指的就是前面的位置,先承了上句,再“一为别”铺展开来。

万里征”,点明了主题,朋友要远去了

第四句,也就是颌联的下句,为前四句做了一个“收”,总结。 到此,上章就算是完成了 起句加颌联,为上章,颈联加合句,就是下章所谓

章法,就是两章的内容要有区别,但不得离题。上章,以景语为主。

再看杜甫的: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样是这样写的颌联,也是以景语来铺展。

杜甫由鸟之后看见的是什么呢?是“无边落木”。这也是承。

由“无边落木”到“不尽长江”,为上章收了个好尾。 上章到此结束。不仅完整,且完美 对仗,刚说过了,可以宽对。所谓宽对,就是

词组的情况下,可以忽略词性。

比如:落木对长江

落对长,按照对联,是不许可的,但按照对仗,却是正确的。这就是宽对。

上章说到这

3,4句叫颌联 5,6句就颈联, 对联还要注意...上下联要意合 ,看起来就像一幅画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大家来说说这首的颈联与颌联是哪几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颌联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颈联

上章是从第句开始到第几句?

第一句到第四句

起承句各是哪几句?

1、2起句. 3、4承句

再说 ‘转 ’ 转是最难的

现在说颈联,也就是“转句”。这个转,也非常重要。5、6句 和3、4句一样,必须对仗,没有选择 转的时候,若还是前面的景语上铺展,就

是拖泥带水 。但若直接转情语,却又会断裂。

因此,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第五句要跟着第四句来 转情语时...也是跟着颌联的内容来延续..才不会发生断裂,要情景交融 所以如何不

断裂是很困难的

继续刚才的例子,如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里的“万里”,扣着前面的“长江”,没有断裂。

很自然的从景语转到了情语。

再如李白: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是由“孤鹏”到“浮云”,都是天上的东西,没有断裂。浮云到游子,就是景语到情语。

同样是很自然的转过来的。

颌联和颈联,在对仗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景语,一个是情语。

当然也有先情语再后景的,但通常很失败,不容易写什麽呢,如果情语在前,通常气势上就写透了、写完了,后面的景语,就成了画蛇添足。

通常后面的一定要高过前面的气势 ,这些写作手法,都是很高明的。到宋朝定型以后,至今,800多年,不曾改变过。这说明什么呢?这说

明,这些手法,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并继承。

所以....

1,2句=起句

3,4句=承句

.....写景

5,6=转句...转情

怎么看出情语显示在哪呢?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情在哪?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

其实像幅画般....

说的一个离别的情景,另一个可以说是虚的景。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就是词组的关系

但字里没见到情..情则自心中感受到

为何要有情语?

这样可以让读者感染到作者的感受

总结:律诗中的“承”句的作用:

  1、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2、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直击“转”句。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本诗的前两句的功用在于勾勒环境,包括时令季节和地域特色

“黄梅”和“青草池塘”相互迎合 铺就了一幅在特有的环境下人物特有的一种舒朗的、散淡的、又略带喜悦的情绪的画面

但“有约不来过夜半”一句 不仅结构上是荡开一笔,而且,也是情绪上变化的关纽所在 , 同时,使得“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貌似“闲适”

实则是焦灼的情绪表现的含蓄而有韵味。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魂魄”之功。“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就是对“转”的作用的诠释。大家没事时不妨查阅一下

再多说几句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诗人从贬所渡江而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是强烈 , 但作者却宕开一笔,“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形象的说明了作者一方面渴望

得知家人的“音书”的急切心理 , 另一方面作者又怕家人受自己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 , 所以才“情更怯”和“不敢问来人”

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

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的淋漓尽致。

再示例一首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秋丛绕舍”“边绕篱边”渲染了作者喜爱菊花的氛围,作为铺垫。

第三句却是结构上的过度和情感上的急转。

从而使“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千古名句更如平地高冈,既句式挺拔,更有令人“陡然一震”的功效。

此诗中的“转”句作用可见一般,记得在94年高考题的C项“三四两句由描写展开议论 , 但是此 转句 却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品质。”也

正是“转”句作用的最好诠释, 总之,“转”句是律诗中重要的“结”。

它是文本的思路和作者的情路转换的明显的语言标志,也是体察律诗主旨的重要线索。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