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双流县历史资料简介(双流区的历史)

导语:双流县历史资料

节选于光绪版《双流县志》

一、沿革

唐虞时,为梁州域;

历夏商至周,为蜀国;

秦时,为蜀郡地。《华阳国志》: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始称王。后王杜宇,或治瞿上。路史因提纪蜀山氏,其始蚕丛纵目王瞿上注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18里。

汉时,为广都县,属蜀郡,东汉因之蜀汉因之。《华阳国志》:蜀郡广都县,郡西30里,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三国蜀志》:建兴14年【236年】,徙武都氐王氐民于广都。

晋•永和中【永和年,345年—356年】,分县界置宁蜀郡,领四县:广都县、广汉县、升迁县、西乡县,宋齐因之。【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以三蜀流民置宁蜀郡,蜀益州,治所广都县,北周废】。《齐书》:宁蜀郡领县四,广汉、升迁、广都、垫江。读史《方舆纪要》:广都县,晋移郡治此,兼置宁蜀郡,宋齐及梁因之。

后周时,废宁蜀郡,广都县如故。《隋书•地理志》:双流旧曰广都,置宁蜀郡,后周郡废。

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都曰双流,仍属蜀郡。《元和郡县志》【成书于813年】:双流县次畿北至府40里,本汉广都县也。《名胜志》:李善注文撰,江水处岷山分为二,经成都县东南故左思三都赋云二江之双流也。汉曰广都,即蜀三都之一。隋时,因避隋“炀”帝讳,改今名。

唐因之,属成都府,剑南道。龙朔二年【662年】,复分,置广都县。《元和郡县志》:广都县次畿北至府42里。龙朔二年,长史乔师望重置。龙纪初,王建败西川,将山行章于广都即此。《太平环宇记》:乔师望奏析,双流县又置广都县,于旧县南12里。

宋时,仍旧名双流县,广都在其东,属成都府路。《太平寰宇记》:双流县府西南40里,旧30乡,今20乡。广都县府南27里,旧24乡,今16乡。《元丰九域志》:双流府南40里,17乡;广都府南45里,20乡。

熙宁五年【1072年】,废陵州籍、贵平二县,降为镇,入广都县。

元时,省广都县入双流,属成都路,而总于四川行中书省。

明•洪武10年,省入华阳县。13年,复置,隶成都府。

国朝初,仍双流县。

康熙6年【1667年】,以土旷人稀,废双流县,入新津县。

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隶成都府。

清•双流县示意图

二、疆域

东西广45里,南北袤45里。东至华阳县界20里,西至崇庆州界25里,南至新津县界20里,北至温江县界25里,东南至资州直隶州仁寿县界30里,西南至崇庆州界20里,东北至华阳县界20里,西北至温江界20里,东北至成都府40里,至京5740里。

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设县分五乡:西一甲•永丰乡、西南二甲•永福乡、北三甲•石陇乡、东四甲•二江乡、南单三支•淳化乡

三、其他

1、应天山

在治南8里,南界宜城山【今牧马山】。唐僖宗幸此,赐名。《隋书•地理志》双流县有女伎山,或曰即此。按双流东南诸山冈阜绵亘,高百余步,南连新津县、彭山县,入仁寿县界半属籍县贵平古址,其麓为牧马山,今概称诸山为“牧马”云。

2、宜城山【牧马山】

在治南10里,山出紫芝。《太平寰宇记》宜城山在县东南10里。李膺《益州记》宜城山在牛饮水南30里,今紫草山。汉将蒋琬,宋布衣李甲宅,俱在宜城,山下茂林清泉,今犹然也。

3、宜城

在治南10里,在宜城山下。《太平寰宇记》宜城山在双流县南10里。李膺《益州记》云:宜城山在牛饮水南30里。旧志:汉仁安所筑,又名武阳城。

武阳乡:南关5里,乡人得《赵氏墓志》蜀广政五年,瘗yi【埋葬】为武阳乡仁风里。

香水村:《舆地记》宜城山下有香水村,段成式别业【今称别墅】也。亦见事类赋补遗:成式于私地凿池,工人土下得铁一片。成式尺而量之,乃静一室,悬于室中。北壁而泥户但开一牖you才数寸。亦缄鐍jue【以锁固封】之时,亲近窥之,则有“金书”两字,以报12时焉,其博识如此。

4、贵平废县

在治东南60里,今属仁寿县,贵平山有贵平寺。《方舆纪要》:汉广都县东南界。西魏恭帝二年置贵平县,并置和平【和仁】郡治焉,兼领平井、可昙二县。后周,废二县入贵平县。隋初,郡废,县属陵州。唐开元14年,徙治绿川【今仁寿县贵平寺一带】,东北去和仁城【今简阳市镇金镇】17里。宋熙宁6年废县,降为贵平镇,入广都县。乾道6年,复置。元宪宗时,废入仁寿县。

5、牧马川【沐马川】

在治东8里。《名胜志》蜀先主【刘备】于此置籍田,牧马江中,故名。《寰宇记》:沐马川,属陵州籍县。在州北125里,蜀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沐马川,今割属广都县。若为行政地名,具体是指广都县木马镇,即今双流入永安镇;若为地域地名,即今天双流区牧马山至彭山区府河嘴一带。

广都县示意图

6、葛陌

在治东北8里。《元和志》诸葛亮旧居,在双流县东北8里,今谓之诸葛孔明表云:薄田10顷,桑800株,即此地为。按武侯宅有三《元和志》诸葛亮宅在广都县南19里【疑即綦盤市】。《寰宇记》武侯宅在成都府西北二里,今为乘烟观,有祠在观内。

7、瞿上城

在治南18里,蚕丛纵目王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18里,县北有瞿上乡。按此瞿上城,即蚕丛城也,旧志两存之非。

8、广都故城

在治东35里【今属华阳县中兴场,即双流区华阳街道】,乡人称为广都街城,遗址尚存,五六十丈。《华阳国志》:晋永宁元年,益州刺史赵廞xin为李特所取“廞”,独与妻子乘小船顺水至广都。

9、唐•广都废县

在东南30里,《元和郡县志》广都县北至成都府45里,龙朔二年长史乔师望重奏置。今遗址巳没。

10、司马相如故宅

相如宅,《蜀记》载:在市桥西,即文君当炉涤器处。李膺《益州记》:市桥西200步得相如宅。考《华阳国志》:李冰石犀一头在市桥注即金花桥也,外有寺曰金花寺。明《统一志》:金花寺,即相如宅。

11、石犀

在治东20里,簇锦桥东半里许,大如水牯,水浅则见。

(明)成都府示意图

本文内容由小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