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要义呢(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现实意义)

导语: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要义?

如何理解《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要义呢(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现实意义)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内容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这一章在文本上有两处订正:第一,中间一句“万物归焉而不知主”中的“知”在通行本中为“为”,与上一句相同,现据傅奕本改;第二,最后的一段:“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从通行本的第六十七章移入,因为从文意看,放在此处更合适。

本章仍然是对“道”的特性进行阐述。一开始,强调:“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大道像水泛滥一样,可左可右到处都有;强调了“道”的无处不在性。接着描述:“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为大。” 万物靠它生长它不推辞,功成名就却不认为是有。养育万物而不自为主宰,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归附而不知道谁是主宰,可以说它很伟大。既强调“道”的重要,又强调“道”非常谦逊:不辞、不为主。同时,还说明了“道”的辩证性:既大也小,是大和小的辩证统一。接下来,进一步强调谦逊的重要:“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正因为它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为伟大。这正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不自以为大才能够成其大;反过来,如果自以为大,就不能成为大。最后的一段文字是从第六十七章移入的:“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说我道大,似乎与众不同。正因为大,所以与众不同。如果与众相同的话,早就渺小了!阐述了“道”的与众不同:它的“大”,是不自以为大的“大”,是符合辩证法的“大”,所以是真正的“大”,所以与众不同。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