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以物抵债和代物清偿是一回事吗(以物抵债和代物清偿的区别)

在日常的民间借贷中,不少债务人考虑到未来还债可能的风险,都会拿自己的财产担保自己债务的履行,而且部分债务人还会直接与债权人约定债务到期后直接拿担保的财产“以物抵债”,殊不知,这种还债方式是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法律依据、法律这么规定究竟有什么现实原因以及合法的方式究竟有哪些(主要是代物清偿)


法律依据

《物权法》第186条 禁止流押

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第211条 禁止流质

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这两条的意思,就是债务人作为抵押人、出质人,不得与债权人约定在债务到期后,由债权人取得抵押物、质押物的所有权方式来实现担保物权。

原因分析

1.题目所述约定违反物权法定原则。

抵押权和质押权作为担保物权的种类,其内容和形式都是法定的,超出法定范围的任何约定的实现方式都不会发生效力。二者的实现方式只有法定的一种,即在债务到期后,债务人不清偿债务的时候,拍卖、变卖担保物并就担保物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所以,约定取得担保物所有权的方式来实现担保物权是超出法定范围的实现方式,不发生效力。

2.担保物其本身价值不确定,约定“以物抵债”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债务人不利

例如房子作为抵押财产,很有可能房子本身在涨价,而债务本身的价值在降低,这就导致了债权人的担保物权价值远远大于了债权本身的价值,对债务人不利

3.“以物抵债即为合法,我们以抵押的财产为房屋为例:

1.如果在题目所述约定过后,债务人和债权人又明确约定将借款本金和利息作为购房款,中止借款合同关系,并经对账清算过后由债权人取得房屋所有权,则是有效的。

2.假如说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了以抵押的房屋抵债,而债务人现实履行了以房抵债的行为:将房屋转移登记至债权人名下,则以房抵债的协议就变为了代物清偿,债务人的行为有效,债务消灭。

日常更新法律小短文,欢迎大家评论和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与我联系,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