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精华是什么(国学的精髓和本质是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国学」国学的精华是圣学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国学的精华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国学】国学的精华是圣学
国学这个概念范畴,有大有小。大者,几乎囊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切方面,比如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之全部,甚至包括中国民间异端杂说。于是那些原本已经被扫地出门的封建迷信玩意,近些年来也借着国学的名义又泛滥了起来。小者,主要是指经学,但往往也会扩展到诸子的思想范围;从这个角度看,有人认为国学的核心是经学,大体上是没错的。
但是即便这样看待国学,国学依然像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破旧仓库,里面结满了蛛网、布满了灰尘、充满了霉味。已经歪斜的梁柱也开始东倒西歪,更不用说那些砖块瓦砾、门框窗棂和竹简书牍,更是一片狼藉、破损的不成样子了。倘若一位对国学懵懂无知的探寻者,想要破门而入、一探究竟,那么迎接他的首先就是那些散落的灰尘、坠落的斜梁、乱蹿的耗子,不弄得一个灰头土脸才怪呢!当然,如果探寻者心诚志坚而又有幸运,不放弃进一步深入探寻,那么说不定随便一摸,也会摸到若干惊世溢彩的瑰丽之宝。因为这个历经三千多年文化积累的破旧仓库,其实也是一个名副其实取之不尽的富饶宝藏,就看探寻者有没有根器慧眼了。
不过,眼下学界对待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学,向来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因此应该主张要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然后加以发扬光大。但问题在于:到底哪些是糟粕,哪些又是精华呢?如果没有一种大家公认的统一标准,那么“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我向来认为,划分国学糟粕与精华有三个基本准则:一是看其是否符合天道法则,特别是看其是否符合当代科学精神的原则;二是看其是否符合人们心身健康幸福的追求;三是看其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宗旨。按此标准,那么国学思想体系中,最值得称道的就莫过于圣学思想体系了,或者说国学的精华基本上就是圣学。
那么,什么是圣学?圣学是指直接按照孔子思想为核心而展开形成的学说体系,是构成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学说。这一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书五经之中,常常被归结为圣人之道。无可争议,圣学在先秦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庸》、《易传》、《孟子》和《大学》之中。
进 入秦汉之后,圣学的传统不幸中断,直到两宋才重新得到中兴。晚清贺瑞麟在《周子全书序》中说:“孔孟而後,千有馀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後世无异词焉。”
当然,我个人认为,这间隔的千余年,众多的思想家并非一点作为也没有,起码两汉在天道认识方面有所建树;而隋唐在心法发展方面,又有划时代的贡献,特别是惠能开创的顿悟心法。这样才为两宋圣学的中兴,积累了可供吸收的新内容,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形态,并在明代王守仁时期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阳明心学体系。
纵观圣学这一中华文明核心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圣学中兴发达关键在格物致知的中兴发达。两宋圣学中兴之所以肇始于濂溪先生,主要就在于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解释能力更加完善的天道学说:太极理论。后来又有张载、邵雍、二程,对易学天道思想加以发展,形成了更加精密完整的天道思想体系。
遗憾的是,到了明清之际,虽有顾炎武、王船山和颜习斋等倡导实学的纠偏努力,但最近200年来,随着西学东渐,以圣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耀眼的光辉。个中原因,也就因为格物致知(科学)的落伍。
因此,在当今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应该以当代科学思想、方法和成就为参照,重新审视圣学经典,进一步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并加以发扬光大,重振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圣学,用以指导当代人们的幸福生活。
确实,中华圣学博大精深,您可以在易学思想里体悟万物之理,在中庸思想里感悟求其放心,在仁学思想里体会爱民济世的情怀。当您一旦参悟了中华圣学之精妙,您便拥有了豁达率性之真,宽厚仁慈之善、历久弥新之美。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国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的精华是圣学!因而对于重振圣学,我们责无旁贷。正如张载所言的那样,我们理应要再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鄙人浅许见解,还望高人指点!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国学」国学的精华是圣学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