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导语: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恒子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有序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形势对办好义务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学校人满为患,每班挤七八十个学生;乡村学校日渐萎缩,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等现象,成了全国义务教育工作中的普遍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意见》,抓住了城乡一体化这个关键,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意见》提出的目标,一是“四个统一”: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二是“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三是“乡村弱、城镇挤”的难题逐步化解,大班额基本消除;四是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为确保如期实现目标,《意见》提出了十大举措,如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实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可随学生一起流动等。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也有时间表,关键在于落实。

根据《意见》,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城镇化发展规划,也要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大力支持义务教育的发展。财政部门要建立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城乡统一、又重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公安部门要加强居住证管理,建立随迁子女登记制度,及时向教育部门通报有关信息。民政部门要将符合条件且特殊困难的流动留守儿童,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落实兜底保障责任。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要编制义务教育规划,努力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如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优先安排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等。

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学校必然有部分学生回流。子女随迁的原因主要是向往优质教育资源。如果乡村学校按标准化建设得像模像样,教师队伍质量也不断提高,学生不用舍近求远、多花钱财去外地求学,又何乐而不为呢?江西老革命根据地弋阳县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成效,全县乡村学校学生比3年前增长了5%,就是明证。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容拖延。要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去认真落实。这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我们一定要做好,也一定能做好。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本文内容由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