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尚贤使民不争是什么意思)
导语:老子译注|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原文】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②;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③。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④;弱其志,强其骨⑤。常使民无知无欲⑥,使夫知不敢为也,为无为⑦,则无不治。
【帛书经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注释】
①尚:崇尚,尊崇。贤:有才能的人。尚贤:即推崇贤能的人,给他们以权力与财富。
②贵:重视,珍贵。难得之货:稀有财货,特指代表财富的金银、珠玉、宝器等。贵难得之货:即以难得之货为贵,是指因爱财而敛财。盗:偷盗,窃取财货。或强盗或盗匪。
③见(xian):通“现”,表现,显露,宣扬。这里是显示,炫耀的意思。可欲:是指能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比如,美色、厚味、豪华的居室、安逸享乐的生活,等等。
④虚:空虚,空洞。 心:古人以心主思维,此指思想、欲望。虚心,即清心寡欲。虚心、实腹:是说要让老百姓只知道填饱肚子,而没有比温饱更多的欲望和思想。
⑤志:指志向。弱志、强骨:是说要让老百姓但求强壮筋骨,而不要远大的志向,也即不要有志于有所为。
⑥知:通“智”,知识、智慧。
⑦无为:老子特有的概念,不能直译不为或无所作为。在这一章里,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是无为这一概念的具体内容。
【译文】
统治者不尚贤,老百姓就不会相互争斗;统治者不敛藏难得之财货,老百姓就不会偷盗;统治者不以能引导百姓无限欲望的安逸享乐方式生活,就可以使老百姓的心思不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天下原则是:使老百姓但求温饱,而没有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和思想;使老百姓只知道强健筋骨,增强体质和力气,而没有远大的志向。常使老百姓心志清虚,无知识无欲望,使那些心智有余之人,也不敢有所作为。以无为治天下,就能实现天下大治的目标了。
【译注体会】
这一章里,老子概括了他无为政治的具体内容,或者说是无为政治的施政纲领。如何理解这一章的内容呢?我们需要与第二章的内容结合起来思考。
春秋时期的儒家和墨家,都主张君王治理天下,就要重视人才,也就是“尚贤”。但老子在这一章里却说,不尚贤,则老百姓就不会互相争斗。究竟谁的主张是正确的呢?重视人才,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旧是各个国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这样看来,一定是老子的意见有偏颇之处了。
但是,老子的这个主张在逻辑上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经文第二章所讲到的那个定理。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这个定理其实可以概括为:凡是性质上相反、意义上相对的概念或事物,都是相互生成的。比如定义了善,同时也等于定义了恶,定义了美,同时就定义了丑,等等。
根据这个定理,假如统治者以“尚贤”的政策治治理百姓,就意味着百姓中有一部分成员由于符合某个智力或体力的标准,被称为贤能人士,并分配一定的社会权力与财富。那么,百姓中不符合贤人标准成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不肖人士,他们就不能享受贤能人士权与利。这样,由于统治者的尚贤政策,就将老百姓区别为贤士和愚士两个阶层,贤士拥有权力与财富,而愚士将一无所有。贤士高贵而富有,愚士则卑贱而贫穷。所以,尚贤同时也是贱愚。
尚贤,无疑能协助统治者治理天下,从而促进社会快速进步。比如,战国时代商鞅相秦穆公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尚贤却也导致了社会组织的阶级分化。贤士与愚士两个阶层之间的利益是相对立,就一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矛盾就必然会有斗争。中国古代历朝的官民矛盾,农民起义就是这一矛盾激化的表现。所以在老子看来,老百姓相互斗争的根源就是统治者尚贤的政策。所以老子才讲:不尚贤,使民不争。
同样的道理,如果统治者采取贵难得之货的政策,他们带着头去争抢财货,就会激发老百姓对于财富占有的欲望。但是社会资源却是有限的,当一部分因为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而成为富有阶层时,那些占有较少社会资源的人便成为贫穷的阶层。社会高度发展,社会资源就高度集中,当富有者应有尽有,而贫穷者一无所有时,那些因没有社会资源而无法生存时,就只能偷和抢方式来获取资源。所以,在老子看来,老百姓之所偷抢是因为统治者采取贵难之货,所以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我们古代王朝的初期,君主比较有作为,政治清明,土地兼并的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扼制,但伴随的王朝的发展,君主逐渐失去作为,土地兼并无限制发展,以至形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境地,此时阶层矛盾已发展不可调和地步,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直到王朝的覆灭。实质上是,社会组织由于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解体。
贵族与官僚不事生产,不劳而获,却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而老百姓终日劳碌,却不得温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谁人不向往安逸的生活?谁人不追求上层人士的生活方式?富贵者所有,也是贫贱者所欲。所以老子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当陈胜概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的正是这个诉求。所以老子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通过上面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尚贤、贵难得之货、令见可欲的政策,会促使社会集团内部的两极分化,加深加重阶级矛盾,当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时,社会组织便自我解体了。大家看,本来尚贤、贵难得货、见可欲是为富国强兵的目标而制定的,但却不可逆转地导致了不利于社会团结的后果。所以,古代王朝都不能走出兴衰更替的周期率。在老子看来,根本原因就在这些为政政策。所以,老子主张以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的政策。也其实也是老子无为政治的具体内容。所以,无为这一概念有能抽象地去理解。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就是经文所讲的为无为,做到这些,天下就能大治了。
所以老子认为,圣人治理社会,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只知道温饱和强健体魄,不引导他们的欲望和志向。使老百姓无知无识,从而不发生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欲望。这里的知识,只是指权力、财富和虚荣这些破坏社会团结的内容。“不尚贤”,使老百姓无知于权力,“不贵难得之货” ,使老百姓无知于财货,“不见可欲”, 使老百姓无知于不劳而获、奢侈淫乱的生活方式。这样,社会上便没有了权力、财富和多欲这些事物,实现社会成员在政治和经济地位绝对平等的目标。没有了贤愚两阶层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没有了贫富的两极分化,没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和对立,也就消灭了社会上竞争、盗抢和起义等行为和现象。从而使天下得清静太平,这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使某些“智者”知道“尚贤”、“贵难得之货” 、“令见可欲” 政策,也不敢去采用,天下百姓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此使社会集团实现大同的目标。
总结:经文第二章与第三章已经将基本思想概括出来,大家掌握了这两章的内容,经文的其它章节就容易理解了。所以这两章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
【主要参考书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