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旱半夏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旱半夏的种植前景)

导语:旱半夏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都有哪些方法,看完涨知识了

旱半夏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从整地、播种、覆膜、水肥管理、间作遮阴、摘花蕾、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介绍半夏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参考。

1 根据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及栽培模式

半夏喜湿润、畏强光、耐阴、耐寒,块茎能够自然越冬。在阳光直射及水分条件不足时易发生倒苗现象。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 ℃,26 ℃以上时倒苗,13 ℃以下时枯苗,以在肥沃、湿润的中性砂质壤土中栽培为宜。故选择地块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空白地。于秋季进行耕翻,耕深25~30 cm,同时每667 m2施2 500 kg左右腐熟的有机肥,并灌冻水。开春解冻种植之前,再次翻耕、耙细、整平,作1~1.5 m宽、长度根据地形及管理习惯而定的种植畦,并留出排水沟。也可充分利用砂质壤土上的现有林地、玉米和小麦进行套种。

2 选择适宜的繁育方法

半夏可采取种子、块茎和珠芽育苗,由于种子繁育出苗率低,生产上一般采取块茎和珠芽繁育。选择产量高的柳叶型、芍药叶型品种进行繁育,生产上淘汰不结珠芽类品种。

2.1 块茎繁育

块茎繁育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种茎催芽(在20 ℃环境下经15 d左右,芽鞘发白即可)以利出苗一致;适时早播延长生长期;合理密植;覆土厚度5~6 cm;种茎上覆盖掺有钾肥的土杂肥可提高产量;喷除草剂灭草;覆膜提高土温、保湿。

于半夏倒苗后挖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横径1 cm左右的小块茎进行砂藏留种,待第二年土壤解冻后种植,也可在春季采挖种植。当5~10 cm土温达8 ℃以上时,开行距20 cm、深5 cm的沟, 浇水将沟润透后,按5 cm左右的株距将催过芽的种茎顶芽向上播入沟内,施入一层土杂肥后覆土将沟回平,再细致喷撒一遍乙草胺,然后覆盖地膜。种茎发芽破土顶膜时,及时放风,防止灼伤。

2.2 珠芽繁育

珠芽具有发芽率高、成熟期早的优点,故作为主要繁殖材料。

异地繁育: 在夏秋间老叶将要枯萎、叶柄下的株芽已发育成熟时,采取成熟株芽进行条栽,行、株距同块茎繁育。

原地繁育:当半夏倒苗时及时覆盖一次混有肥料的土,覆土厚度以不露珠芽为度。目的是促使珠芽萌发生长,给母茎增肥促其生长,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3 田间管理

3.1 肥水管理

及时灌排水:应创造湿润的土壤环境,以利于半夏生长,故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溉补水,同时还要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块茎腐烂。

按时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播种出齐苗后、珠芽形成期、子半夏露新芽母半夏脱壳长出新根这3个时期及时进行追肥浇水,肥料选择全营养复混肥、秸秆沼液等高钙、高钾、低氮肥料。其他时期根据植株生长缺肥状况,及时追肥。

3.2 中耕除草

对于未覆地膜的种植地,及时浅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不超过5 cm。

3.3 间作或遮阴处理

半夏耐阴、畏强光、遇高温倒苗。故应创造阴凉栽培环境,可利用现有林分的遮荫条件,在林间种植半夏;与玉米、小麦套种;畦背上种植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或适时搭盖遮阴网创造弱光、阴凉环境,减少倒苗现象。

3.4 摘花蕾

不采种子的,及时将抽生的花蕾摘除,减少营养消耗。

3.5 病虫害的防治

半夏主要易发生腐烂病、叶斑病、病毒病、潜叶蛾、红天蛾等病虫害。可在选种、种茎消毒处理、及时排除积水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采取化学防治,及时消灭病虫害。

4 果实采收与加工

块茎繁育的半夏可于当年或次年进行采收。在芒种至夏至间,选择晴天挖取,抖去泥土,勿损伤、勿暴晒。

将鲜半夏洗净分级,装入麻袋,轻摔几下,倒入清水缸内,揉搓至外皮去净,取出晒至全干即成“生半夏”。

结语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