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的心得体会(《实践论》解读)
导语:8.31学习《实践论》
《实践论》是为了反对或者说纠正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当时叫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过度相信马克思主义,照搬马克思主义;后者则是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这是对待理论的两个极端态度,教条主义是迷信理论,经验主义是完全摒弃理论,不相信理论。《实践论》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讨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知与行的关系,给出了正确对待理论的态度。
《实践论》开篇给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是真理的标准。这其实就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了教条主义,因为教条主义者认为理论是静止的,是真理,而实际上实践才是检验理论是否是真理的标准。换句话说,如果理论不符合客观事实,那么理论也就不是真理,这种错误理论也就不能用于指导实践。接着讲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第一个飞跃是感性认识变为概念,而第二个飞跃则是进一步产生理性认识,这就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这两个飞跃统一于实践,因为要完成这两次飞跃必须通过实践,完成第一个飞跃,需要通过获得感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理性的东西(这里理性的东西可以理解为理论)来源于感性的东西(这里感性的东西可以理解为经验),这也就强调了感性的东西对于认识的重要性。经验必须通过实践获得,通过亲身实践过程得到的是直接经验,将直接经验向他人转述,对于他人,也就获得了间接经验。也就是说,任何知识的产生都依赖于实践,而认识是始于经验的。到这里,文章一直强调实践与经验对于理论的重要性,而教条主义恰恰是否认实践或者经验的重要性,这也就达到了批判教条主义的目的。
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经验或者说实践的重要性,也就很容易走向经验主义。接下来《实践论》就开始批判经验主义了,上面讲到理性的东西来源于感性的东西,否则理性的东西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感性的东西是有待于深化的,也就是说感性的东西是表面的,不能认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必须跃进到理性认识。到这里,《实践论》就给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如果将这里的理性认识理解为理论,感性认识理解为经验或者实践,那么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条主义要不得,经验主义也要不得,需要将二者即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才符合辩证主义唯物观。到这里,文章讲了感性的认识有待于飞跃到理性的认识,还没完,文章接着说,理性的认识还需要飞跃到革命的实践,也就是说理性的认识是要指导实践的,这才是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的终极目的:指导革命。
《实践论》告诉我们,到这一步,认识的过程还没完,因为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的理性认识并非永远都是真理,由于客观条件或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某一发展阶段得到的理性认识可能只是认识到事物的部分矛盾或者事物的内部矛盾只有部分暴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原来适用的理论可能部分适用甚至完全不适用,这在科学领域非常常见,比如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到这一步只能说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那么对于急速变化的革命条件,革命党人该如何对待理论呢?《实践论》:革命党人的主观认识也要跟着时间推移转变,即要提出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在这里,《实践论》又评判了右倾机会主义(主观认识落后于革命条件)和左倾冒险主义(主观认识在革命条件之前)。那么要转变主观认识,这又需要实践来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个过程显然已经经历过。到这里,文章关于知与行的结论也就出来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指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行进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写作《实践论》
整个论证过程,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金句频出:
1.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 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 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 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2.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3.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
4.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5.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