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谢氏的起源和来历(谢氏的起源和来历作文)

导语:谢氏的起源

务本以知先,应源而启裔,我谢氏世代源流远,宗之奕叶长。池塘春草千年茂,宝树芝兰万古香。但究竟是怎样起源的,后裔子孙不大明了,各房家谱所记载或语焉不详或传闻失实,以致根源失真,以讹传讹,直到今日,还未将舛错纠正过来。本书引经据典,申辩一番,务求得到正确的答案。孟子说得好:“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实获我心,欲求本真,不能不申辩的。

谢氏图腾

有关谢氏的起源,可分三个部分来阐释:

(一)申伯是谁?

开宗明义,我们要探索清楚申伯是谁。各房家谱记载申伯的史实过于简单,不够详细,一切附会便由此而起。申伯不是一个贵族的姓名,实际上是一个诸侯的封号,申是侯国名,伯是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中的伯爵,申伯就是申国的国君。姜姓,先世出自神农,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地为姓,就是姜姓的起源。

到唐尧时代,姜姓出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帝尧的四岳。四岳是最高的官衔等于后世的丞相,由于地位崇高,人称四岳而不名,名字反而失传。四岳的职责是总领四方诸侯,那时天下有四座名山,东岱、西华、南霍、北恒,尊封为四岳,而官衔名四岳,是人臣之极品。帝尧晚年倦勤打算让位给四岳,四岳固辞不受推荐了舜。尧在帝位七十年而得到舜,又过了二十年而告老,令舜代行天子之职,再过八年帝尧驾崩,舜守丧三年,才登上帝位,就是虞舜。

帝舜登位后,起用九位最有德才的人做大臣。禹(夏朝开国之君)、契(商朝的始祖)后稷(周朝的娘椎)、皋陶、益、伯夷、垂、夔、龙。

伯夷任职为秩宗大臣,主持礼仪掌理祭祀之事,他是四岳之后(儿子或孙子)。到了夏朝,伯夷的后裔有二人封于申城(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和吕城(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成了诸侯,以地为国号。申国和吕国就这样建立起来,一直相安无事留传到周朝中叶。

武王伐纣,殷灭周兴,周室对诸侯的政策分多方面处理。首先大封开国功臣和王族兄弟,象封姜太公于营丘(今山东临淄西北)国号齐,封周公旦于曲阜(在山东)国号鲁,就是一例。对原有的诸侯,分两方面处理。拥护周室者一一再封或保持原状,或更改国号。申国是前者,吕国是后者,改吕为甫。反抗周室者难逃灭的命运。象周成王兴兵灭唐,改封其弟叔虞,二传而改国号为晋,又是一例。姜姓在周朝受封为诸侯的有齐、申、吕(甫)、许、纪、向,只有齐是大国。

申国本来是小国,如果不是关系到周厉王暴政,周宣王中兴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历史大事,很难登上历史的舞台。如果没有厉王的暴政,申伯没有机会掩护太子静立下功劳,如果宣王不登位,申伯没有机会尽忠朝廷修明政事,把周室中兴,而受宣王加封谢邑作为酬劳,谢氏也无由来了。因为关系到谢氏根源,必须叙述厉王。

厉王是无道昏君,倒行逆施,引起国人不满,愤有怨言。厉王不知检讨向善,反面设监谤官,捕杀批评朝政的人塞绝怨言,道路为之侧目,只以目示意。大臣召公劝谏,他说出了千古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厉王不纳谏,依然无法无天,终于激起了民变,国人起来作反,厉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避难,暴民杀不到厉王,便迁怒于太子静,要杀太子静以泄愤,太子静躲在召公家被暴民围攻,召公以自已的儿子替太子受死,暴乱才平定下来。暴乱虽然平定但厉王不敢归来,变成朝廷无主,一班忠臣,以周召公为首,申伯、仲山甫、南仲、尹吉甫等同心协力,摄行政事,成为历史上最特别的共和行政。共和十四年,厉王客死彘地,稍臣便拥太子静登位,就是周宣王。宣王登位之后,群臣竭诚辅助他,修明政事,效法文、武、成、康诸王的作风,天下大治,周宣王中兴成为历史的美名。

那时的申伯,一来是宣王的母舅,二来是对宣王立下大功,于是宣王裂土开疆,加封申国东南方一块谢地给申伯作为酬劳。先命召伯去谢地筑城,做申国新的国都,申伯是荣封归国的。宣王亲自送他到郿城饯别,又由尹吉甫作《嵩高》一诗赞颂申伯,可见荣耀非常(《嵩高》载在《诗经·大雅》部分中)。

因为谢地做了申国的新都,便改称为谢邑。从那时起,申伯的后裔子孙分为二姓,一是原以国为姓,姓申;一以地为姓,姓谢。这就是谢氏的起源。

(二)谢邑是地名还是国名?

上面已经叙述的很清楚,申是国名,谢邑是申国的新都,无可争论的而且确是地名了。后世误认为谢国,实由于《毛诗》注解《嵩高》一诗,释谢邑是“周之南国”而起。但“周之南国”的含义是周室南方的国土,并非是南方的国家。正如《书经》中《周书》前康诰把洛邑(今之洛阳)说成“作新大邑于东国洛”一样,又如诗词中“北国风光”,“南国佳人”一样,泛指地方而言。洛邑不是洛国尽人皆知,而谢邑不是谢国,却非人人所知。修祖谱的先辈们根据“周之南国”一句,释文指地为国,实在是望文生义的附会。

我们翻查历史,周朝建立后所封的诸侯近千,诸侯间转相吞并,竞争非常激烈,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了东周时代,已灭的诸侯有多少,史无记载,也无名可考。直到孔子作春秋经,有名可考的仅一百四十几国。由春秋到战国那四百二十年中,诸侯继续吞并。楚灭五十八国,晋灭二十四国,秦灭了十五国,齐灭十四国,鲁灭了十二国,宋灭了十国,郑灭了六国,吴灭了五国。

楚国全盛时期,版图包括长江流域七省以及山东、河南之半,占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大国如鲁、吴、越、陈、蔡、徐、等为其所灭,小国如申、吕也难逃灭亡的收场。公元前六八八年,楚文王灭了中国,楚所灭的五十八国之中没有谢国,只有申国,这就证明谢国是乌有子虚,无中生有的了。

(三)谢邑在何处?

谢邑的正确地点,在今之河南省南阳市东南的唐河县(l旧名比源县)。秦汉时属南阳郡,也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所说:“躬耕于南阳”的南阳郡。各时各地以南阳作地名的,不论郡府县镇有十几处,后魏曾置南阳县于陈州(今之河南省淮阳),距汝南县不远。申国灭亡时,谢氏子孙逃难迁徙到四万去,但不是举族由甲地徙居乙地,又由乙地徙居丙地,而是分为许多支派流徙到各地,又集族繁衍起来。汉以后谢氏有二望,一聚居陈留都,一聚居会稽郡。此外陈州、汝南、罗山等县,亦成谢氏聚居之地,大概聚居下来,以谢姓改地名,罗山县以北有谢城,汝南县也有谢城,是很自然的演变。

天下之大,地名相同的比比皆是。随着时移势易,而有置废因革,读史或修史者,如果不注意时代,不弄清地点,很容易张冠李戴。宋朝文人彭龟年,是第一个弄错谢邑地点时人,他替江西临江府新榆县谢氏房作家谱序,指申伯受封于汝南谢城。他又指地为国,说子孙以国为氏,完全不提有申国这一回事。自他以后,到清朝阳江阳春房谱序和高要县水坑乡家谱序,都沿用了彭氏的错误。高要谱序添枝画叶,加上陈留郡汝南府,其实汝南府或汝南县,都不属于陈留郡,而是属汝南郡。秦统一天下后,所置的三十六郡,还没有陈留汝南二郡,只有南阳郡。陈留汝南二郡是汉代置立的,说陈留郡汝南府就不通了。

因为地名相同,彭氏错把陈州的南阳县当作南阳郡的南阳县,真是错把杭州作汴州了。拿今日来讲,我的故乡是广东开平(县),而河北省也有开平(镇),我出生于潭溪(乡),而湖南省也有潭溪(镇)。如果千年之后,有人修潭溪祖谱,错把荣山祖开族在湖南潭溪,外地的子孙也会有人相信的。有名的例子如苏东坡的《赤壁赋》,故意把黄州的赤壁说成是周瑜曹操大会战的嘉兴赤壁,害得后世的学者们不断的指正。谢氏族谱有这样的根本错误,亟宜更正。

附注:

①神农氏之世(约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左右)由于时代的远古,史实难稽,在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未有科学上的证据诏示我们之前,我们只能根据古书上的记载,弃其神话的传说,引用人事的部分,只能做到这地步。

②唐虞时代只有四岳(山),到周朝才有五岳,是古代有道的天子祭天的圣山。

③虞舜朝的秩宗大臣伯夷,与武王灭般,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同名不同人,也不同时。《嵩高》注说申伯是四岳(官)之后,《春秋》注说申伯是伯夷之后,因而证明伯夷是四岳(官)的直系子或孙。

④周宣王母舅申伯,最遗憾时是名字失传,以致被后人误认作人名,将谢邑作国名,主从倒置。

⑤周朝的封建政策,有一种封先朝之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补写于此。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