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修道先修德下句是什么(修道先修德德高道自高)

导语:修道先修德

中华道家认为,修德是修道的前提。我们的本来天性。原是一片纯洁,下生之后,因为产生种种后天欲望和贪求,逐渐使得本来天性收到蒙蔽和破坏,成为修炼性命的桎梏和障碍。修炼之时,为了达到净化和完善个体生命的目的,就必须逐步清除这些障碍。这就需要积功累德,与人为善,常行方便,助人为乐,以培养自己柔弱、谦下、不争、慈善、宽容的中华道家情怀,才能合于大道。须知行得一分善事,即多十分光明,时时处处皆光明。如此逐渐扫除迷障,使自己的本我天性恢复纯净,阴霾尽去,而神光常存,则无时无处,不在大道之中,合于先天,与道为一,自为修炼之坦途,足可了证今生大事。道谚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中华道家《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中诗云:真心清静道为宗,譬彼中天宝月同。净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从修德的角度来说,纵使今生暂且不能够修持到最高境界,也足可使人完善人道,慈光日生,而增福延寿。所以生来向往修道之人,都有一定的德修根基,不可自暴自弃。古人云:“道不远人。”明白了修德,大道就在眼前,修炼人人可为,所谓“百姓日受而不知。”因此,中华道家修炼之学,从社会上意义上来说,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绝非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了脱。《抱朴子》曰:“欲成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若非功德到处,亦不可能修到最高层次。从社会角度来说,如果人人都去清修,那么社会谁来建设?家庭如何维系?中华道家这种广义的修德观,就是以修德为重,提倡道德并行,以德合道。所以中华道家修炼,不是一门消极的避世哲学。从立身行世的角度而言,提倡修德,使人与人之间保持融洽、和睦、真诚、互助的文明关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生存环境的安定,对于社会道德文明是一种有益的建设。中华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城万物,经云:“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提倡以好生之德,保护大自然,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环境,扔有可资汲取的实际意义。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