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莴苣霜霉病的防治(莴苣霜霉病用什么药物疗效好)

导语:莴苣霜霉病防治技术

莴苣霜霉病俗称火风病,是莴苣类蔬菜常见的一种病害。这种病从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受害最为严重。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时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产生淡黄色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潮湿环境下,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层。后期,多数病斑常连成一片,进而病斑变为黄褐色,使全叶发黄枯死。天气干旱时病叶枯死,潮湿时病叶腐烂。

莴苣霜霉病是由莴苣盘梗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秋播莴笋上,或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孢子囊通过雨水反溅、气流及昆虫传播到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莴苣叶片被病菌侵染后出现病斑,受害部位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春季温度15-20℃,阴雨连绵,空气潮湿,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染。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易发生霜霉病;菜田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或种植过密、灌水过多、田间管理不当、偏施氮肥、通风透光性差等,都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苣霜霉病在露地一般是在春末或秋末冬初开始侵染。研究表明,孢子囊萌发的适温为6~10℃,产生孢子囊的温度为15~17℃,病菌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从表皮直接侵入,也可以通过气孔侵入。经过一段时间的潜育期,可在叶表面重新产生出孢子囊。病原菌主要由风、雨水、昆虫传播。通过病菌反复多次的再侵染,病菌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如果条件合适,即引起病害的流行。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期发病为重,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呈黄绿色,无明显边缘,后扩大,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叶片背面生白色霉状物。本病多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渐向上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常常多个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干枯。

防治莴苣霜霉病应采用栽培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凡植株带紫红或深绿色的品种表现抗病,如红皮莴笋、万年桩莴笋、尖叶子莴笋和青麻叶莴苣等比较抗病。②轮作倒茬。可与豆科、百合科、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③汰除病株、清除病残。分苗和定植时发现病株要淘汰,带出田外深埋。早期拔除病株,及时打掉病、老叶片并烧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④合理密植,增加中耕次数,降低田间湿度。实行沟灌,避免漫灌;加强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或土壤过湿。在植株两片真叶时开始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整个苗期防治2~3次。此外,在定植前要用一次送嫁药。定植缓苗后即应开始用药防治。一般防治1~3次。

现推荐海利尔植保解决方案,多米提亮1000倍+叶隆750倍,通过示范试验可以看出,霜霉病侵染莴苣植株都是由下至上,病斑处于叶背,通过观察发现,对照组的莴苣叶片上的病斑无变化,而处理组第一叶(由下至上第一片叶)的叶片病斑已经变干,并且没有向上扩展侵染的现象,持效期可以达到14天,示范户对产品的效果十分认可,防治莴苣霜霉病的时间应该提早到苗期和定植缓苗后,以预防为主,防治效果会得到明显提高。

技术服务热线:郭新宇 18865326995

本文内容由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