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只存4种小楷为何是学小楷的佳范本(王羲之小楷作品中好的一篇)
导语:王羲之只存4种小楷,为何是学小楷的最佳范本?格调高、技法精
当今书坛,喜好小楷者很多,取法取径的方向也很多,许多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要真正在小楷这门相对比较狭窄的艺术道路上攀高骛远、入古出新,必须一帖立根、融铸众妙、上接魏晋。
王羲之像
其中最重要的是上接魏晋,米芾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王铎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这里讲的“书”,当然包括成熟于魏、晋时期的真、行、草三种主要书体,王羲之小楷正是这一时期真书的杰出代表,它上接汉、魏,下启隋、唐,把钟繇创立的楷书技法进一步完善定型,又去古未远,保留了汉、魏质朴高古的气息,因此成为学习小楷的源头法乳。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1
王羲之传世的小楷法帖,真赝掺杂,学界常为引述的有近十种,但比较公认为经典的主要有四种:《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小楷,技法之精湛丰富、格调之高、韵味之远,后世人莫能及,同时有一种精神气脉贯穿始终,需要系统地、比较地、深入地、反复地去读。
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局部2
涉之日久,浸淫弥深,自然受益无穷。愚之所见,大体有四,曰:正、清、静、蕴,这是王书小楷的主格调,也是弥漫诸帖中一种统一的气息。
正,即正大端严,包括用笔严正,字身端正,气息纯正,无雕琢扭捏之态,无丝毫躁气、浮气,惟其如此,才使作品精神饱满,正气扑面,小字生出大气象。
王羲之小楷《孝女曹娥碑》局部
清,即无杂笔、无尘垢、无污浊,清而洁、清而淳、清而雅,犹如晴空丽日,纤尘不染,碧水深潭,清澈见底,给人以清风入怀、玉露沐面之感。清与浊是相背的,但与浑并不矛盾,纵观其四帖,下笔的肯定、行笔的爽利、收笔的含蓄、折转衔接的自然,营造清的整体效果,但并不一味地使用轻灵的笔画,并不是单一的节奏,而是常有沉着浑厚的点画、字形散落其间,厚而不滞,浑而不浊,清浑相映,自然成韵。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局部
静,就是安静、平静、沉静,这是一种沉着冷静的书写状态,是一种淡定自若的自信心,表现在字里行间,就是心手合一、超凡脱俗,犹如月下漫步、静夜听蝉,给人一种安详、幽深、静怡的感觉。
李世民《笔法诀》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这正是习小楷必具的心理状态,学习王羲之小楷,务须从中感受这种静的气息、心法,静则定,静则百慧生,唯有静才能气息匀和、肢体放松、腕指自如,进入上佳的书写状态。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局部2
蕴,就是蕴藉、含蓄、内敛,用笔的起收转折,无芒刺、无圭角,藏筋抱骨,劲力内含,结字以平正温润为主,欹侧变化,巧而有度,锦上添花,恰到好处,章法布局自然和协,大字不愣,小字不萎,既错落有致,又协调统一。
读帖、临帖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创作,有经典在胸、有古法在手,创作起来自然入规矩、上档次。当进入创作时,既可以靠近一帖,也可以融会诸帖,要兼顾到文本内容、纸墨效果、适用场合诸因素。
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局部1
如果书写比较严肃庄重的内容,如政治性、经卷性的,可多借鉴《乐毅论》《黄庭经》的风格;若书写诗、词、歌、赋等比较轻松的内容,可借鉴《画像赞》《曹娥碑》的风格。但也并非一定之规,完全可以用古人之法度,书自己之心性,最终达到融通经典、化古出新之境界。
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局部2
本文内容由小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