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持圣人之道(圣人干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为什么圣人能持中守正?而我们却总是过与不及,有失偏颇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持圣人之道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持圣人之道(圣人干什么)

01

陆澄问:“我对‘中’的意思还不甚理解。”

先生说: “这须从心体上去认识, 非语言所能表达。 ‘中’就是‘天理’。”

陆澄问:“何谓天理?”

先生说:“去除私欲,即可识得天理。”

陆澄问:“天理为何就是‘中’呢?”

先生说:“因为不偏不倚。”

陆澄问:“不偏不倚,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先生说:“宛若明镜一样,全体透明彻亮,丝毫没有灰尘沾染。”

陆澄问:“那么偏倚就是有所沾染了,而私欲就好比灰尘。例如被好色、贪利、慕名等私欲沾染,就可以可看出偏倚了。

如果情绪私欲未萌发时,美色、名位、利益都未显现,又怎么能知道有没有偏倚呢?”

先生说:“虽未显现,但平时好色、贪利、慕名之心并非没有。既然不是没有,就称作有,既然是有,就不能说无所偏倚。

好比某人患了疟疾,虽有时不犯病,但病根没有拔除,也就不能说他是健康之人。

必须把平素的好色、贪利、慕名之私欲统统清理干净,不得有纤毫遗留,使此心彻底纯洁空明,完全是天理,才可以叫作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为天下之大本也。”

由此可见,我们平时虽然没有情绪发出来,但也不是‘未发之中’的状态,因为情绪虽然没有发,但是私欲的病根还留在内心深处,遇事时还是会发,所以不能称谓‘中’。

02

陆澄问:“宁静存心时,是不是‘未发之中’呢?”

王阳明说:“普通人所说的存心,也只是为了静气。当其宁静时,也只是不过是气的宁静,不可妄称为‘未发之中’。”

陆澄说:“未发就是中,宁静时情绪私欲也是未发,难道不是求中的功夫吗?”

王阳明说:“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才可称为功夫。静时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动时也念念不忘去人欲、存天理,无论宁静与否。

如果依靠宁静,不仅渐渐会有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其中诸多毛病,只是暗藏下来,最终不能铲除,遇事随时而生。

如果以遵循天理为重,怎么会不宁静?以宁静为主,但不一定能遵循天理。”

上一篇文章中讲到:王阳明说“气定为中”,而气静却不是中,静和定要区分开来。

王阳明说:“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静是时机,有静就有动,静说明私欲只是暂时潜伏而已,私欲还是会有动的时候。

如果只知道在静中涵养,却没有下克己功夫。如此碰到事倩,脚跟势必站不稳。

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这就是很多人静心打坐,看是私欲念头逐渐没有了,好像就是‘未发之中’了,其实私欲只是暂时潜伏下去了,还没有彻底根除。

还是得通过‘致良知’,切实的去除私欲,当私欲彻底去除时,纯纯只有天理时,才是真正的‘中’。

03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指的是什么?”

先生说:“只要你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此心修养得纯为天理,最后你自然就能理解。”

刘观时请阳明先生大概谈一下未发之中的景象。

阳明先生说:“这是所谓的哑巴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明白其中之苦,还须自己去品尝。”

其时,徐爱在一旁说:“如此,方为真知,才算行了。”一时之间,在坐的各位都有所感悟。

什么是“未发之中”?简言之,就是私欲未起之时。私欲未发时,就只有本原的“性”在心中,没有恶,没有善,与天地和光同形,犹如一个在怀的胎儿,与母亲同呼吸一样。其中的景象,当然只有胎儿自己知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是无法察其全体的,即使用最美妙、最精辟的语言也难以表达一二。

正如佛法不在口说,而在心行,这里强调的是个人切实的用功。

真正做到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也就是慎独,也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最后的落脚点都是这些而已。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终都是为了达到至善,而至善就是天理,就是‘中’。

至善者,心之本体,因为失去了中正,本性上过与不及便是恶了,不是有个善,然后用个恶来与之对应,所以善恶其实只是一物。

即无善无恶,是至善。所以‘未发之中’是‘至善’,是心之本体,一旦过了或者不及,失去了中正,就是恶。

明白了至善就是中,那就知道如何用功了。

王阳明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所以格物就能达到至善,就能达到‘中’,而‘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

举个例子,如孝顺父母,天气冷的时候,心中的良知自然会发出给父母暖被窝的天理,此时依照良知所发的天理去行动,就是存天理。

而如果此时因为自己怕冷,就没有去给父母暖被子,这就是为己的私欲隔断了天理,导致本性天理上有所不及,就失去了‘中’。如果此时能够去除私欲,就是致良知。

不及会导致失去了中,太过同样也会失去中。如果故意去做暖被子,就是太过了,故意即私意,故意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为己的私欲。

也就是孟子所讲的“勿助勿忘”,勿助就是不要太过,勿忘就是不要不及。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为什么圣人能持中守正?而我们却总是过与不及,有失偏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