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太过老实的人(太过老实的人有什么坏处)

导语:过分老实的人,福气慢慢会消失,原因应该有这三点

曾国藩说,“太刚易折,太柔易靡”。意思是做人太刚正了,不懂得适当“弯曲,低头”,常常会把自己逼入到无路可退;做人太软弱了,就是无能的表现,就变成了任由别人拿捏的“柿子”,很多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可能被别人以各种借口拿走,而自己却不敢反抗。

鬼谷子说,“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人是可以分门别类的,君子和小人、聪明人和蠢子、强者和弱者,人与人有千差万别。

作为普通人,应该要懂得圆滑处世,避开比自己强的“锋芒”,保全实力;也要懂得量力“反抗”,别做太好欺负的“羔羊”。

过分老实的人,福气慢慢会消失,原因应该有以下这三点。“不能过分老实”不是说做老实人不好,而是不能一味地忍让,让自己卑微到尘埃里去,总是低头做人,被人欺负到一辈子都不敢抬头。

1、过分老实的人,关键时候“前怕狼,后怕虎”,踌躇不前,容易失去人生机遇。

因为过分老实,脑子里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平平安安度过一生”,总是求稳定。容易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解决了温饱问题,就觉得很好了,殊不知,当更大的机遇来了,就抓住,狠狠地赚钱,让自己 变成富裕的人。

一旦有机会“翻身”,他还在犹犹豫豫,“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这样做不好,会亏损;担心那样有危险,会产生不必要的危机。如果真的遇到“危机感”那就战战兢兢,变成六神无主了。

人啊,“不进则退”,如果总是犹犹豫豫,错失人生机会,就会导致比别人差一大截,沦为没有福气的人。虽然说“知足常乐”,但起码的人生所需物质都无法保障,福气自然就不多了。一个人沦为了穷人,往往是悲苦的。

有一个朋友,是村里有名的木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手艺,赚了一些钱,日子过得比同村其他人家更好一些。当然,他为人很老实,村里人都愿意请他做木工活。但是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慢慢出去打工了,也赚了很多钱。有一个年轻人在外地包工地,需要有人做木工活,于是请村里的木匠和他一起去闯荡。结果木匠担心外面接不到工钱,还担心自己的手艺,不合适去做外面的工地,就推辞了这个工作。现在一晃又过了几年,木匠反而变成了村里的“穷人”。木匠的“老实”,毁掉了自己发展前途,其实他最需要的是“打破思维模式”。

2、过分老实的人,想问题“鼠目寸光”,人生格局太小,难以超越自我。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有理想的人,总是把自己推向新的高度,是“积跬步,以致千里”,不断放大人生格局。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就是看重眼前利益,不懂得“舍小得大”。

过分老实的人,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想法,也就是思维模式“懒惰”。在一些发展问题上,过分珍惜眼前利益,而不是“放长线钓大鱼”。

“鼠目寸光”会让一个人感觉迷惑,对眼前的一些东西都舍不得放下,导致无法拥有更多幸福的未来。福气慢慢变得浅薄。

为什么说老实人,没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思想呢?因为他思路打不开,也许是思路打开了,但不敢行动,就像坐在旋转木马上,转来转去,结果还是原地不动。

要知道,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你自己站在原地不动,身边的人都在超越你,让你变成落伍的人。古人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也就是这样的道理。志向不远大,福气也会“停步不前”。

3、过分老实的人,遇事“忍气吞声”,低头的时候太多,被人算计的时候太多。

过分老实的人,性格太软,和谁都不敢较劲。要知道“过分的忍让,就是傻”。社会上,虽然说“还是好人多”,但小人也不少。如果遇到小人,还是“逆来顺受”地低头,那就有苦果子吃。

做人,遇事了,要忍,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只有关键时候学会反抗,别人才会觉得你“不好惹”。反而会高看你一眼,慢慢你就争取到了做人的地位。

一个人,坚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性格,但“忍气吞声”是不值得推崇的。在你实力不强的时候,忍一忍,是保存实力;但你更要寻找机会发展自己, 让你的“忍受”有价值,而不是低声下气地忍受了好多年,甚至一辈子。

总而言之,做人老实人,与人为善是本能,别太老实,懂得反抗,是保护自己。太老实,机会容易错过、发展的机遇也容易错过、属于自己的东西容易被夺走,但不管你如何忍让,别人不会感激你,只是会变本加厉地伤害你,导致福气慢慢就消失了。

你必须明白,当一辈子“软柿子”,天天被人“捏来捏去”,是难以“翻身”的,要学会变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适当有点“脾气”,不能让别人触碰“底线”,别弄丢人生的“福气”。

要知道,好运气多半是光顾那些有志气的人,好福气垂青那些敢于拼搏的人。你都“卑微到尘埃里”了,就别说有没有福气了,因为福气都“怕了你”,怕沾染了你的“软骨病”。

做人,要“刚柔并济”:你可以示弱,但不可以懦弱;你可以坚忍,但不可以卑微;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好惹”。

做人,老实中带点“锋芒”,才可以守住自己的福气,让人生走得更远。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本文内容由小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