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耳炉拍卖(桥耳炉为什么便宜)
导语:男子下乡寻宝,花5000块捡漏一个桥耳炉
男子是一位年轻的小哥,经常下乡收古董,有一次在农村大叔家里收到一个香炉,这香炉经他断定是清代的桥耳炉。
小哥不久前听朋友提供了一个线索,说他的一个亲戚,家里有个宝贝,让他去看看。
小哥一听有宝贝,纵使跋涉千里,也要一探究竟。
这天,整好行装,准备一些现金。
虽然现在网络支付很发达,但在农村收东西,你不带现金还真不行,因为一些大爷大妈,不懂的这些,所以他每次出发前都会备齐一些。
打听一下,来到目的地,进院子里四处一看,发现院子里挺干净的,养了有鸟,还有一些根雕。
看来主人家是个很雅致的人,在农村就是好,独门独院。
进到屋内,是一位大叔。
小哥自我介绍一番后,闲谈起来。
大叔,我听说你家有一个宝贝,能拿出来看看吗?我是人家介绍过来的,专收一些老古董。
大叔表示,有一个小宝贝。
他让小哥在外等候,自己转身进了内屋。
过了一会儿,大叔拿出来一个小小的铜香炉。
小哥双手去接了过来,上手一看,还不错。
拿在手中看了看,铜炉里的灰还挺厚的,或许是以前烧香留下的,用手扒拉一下,没弄出来。
于是叫大叔找来一根筷子,使劲的捣鼓一下,把灰倒掉。
只见炉内焚香痕迹中泛着点点黑斑,彰显了往昔留下的沧桑感。
皮壳包浆自然、熟润,使用痕迹非常明显,炉子上的一些搓痕和铸造时留下的人工磨痕,都显而易见。
小哥掂量了一下,小小的炉子拿在手上,特别的沉,说明铜质精炼。
一个好的炉子首先要铜质好,虽薄,无须加重,但压手。
底款“大明宣德年制”錾刻得非常鲜明,很有力道。
虽说落款是大明的,但是他深知道这是一个寄托款,根据经验判断,这是一个清代的,因为清代的“德”字上面大多没有加一横。
所以从整个器型包浆来看,并不是真正明代宣德炉所应该具有的特征,当属清代早期的作品,仿明代的“桥耳炉”。
与其说是仿,不如说是,对前朝工艺水平的一种崇敬和缅怀。
由于,大明宣德炉的制造工艺及材料要求都是极其苛刻的,当时制造出来的大明宣德炉,本身数量就很有限,由于历史的变迁,能完整存世下来的宣德炉,更加是凤毛麟角,所以每当有一鼎真正到代的宣德炉问世,总是会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
玩古玩的都知道,明清时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其中,最负姓名的非宣德炉莫属,受众多藏家的喜爱。
此时小哥心中一丝热血,燃烧起来。眼前的这个铜炉,他打心底里感到喜欢。
大叔,我看这东西还可以,是清代的,你打算卖多少钱呢?
大叔表示以前来看过的也不少。
有人给过3000块,我不太懂,就没舍得卖。
小哥看了看,对看大叔说道:“市场价也差不多就这个样子,但我能给你加一点,给4000块。”
大叔毫不所动,你说的恐怕有点少。
小哥知道农村老百姓大多生活过得比较拮据,要不然祖传下来的东西也不会拿来变卖,况且自己不加一点,人家未必会同意,于是又给加了一千块。
大叔,5000块给你收了,我也是放收藏馆里的,并不是拿去赚钱。
大叔琢磨着自己留着也无用,看小哥也很真诚,也算是给香炉找了个主人,宝遇有缘人,最后同意成交。
看到大叔同意后,小哥非常高兴!
连连说好,由于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放车上的,接着火急火燎的往外跑。
拿到钱后,点了5000块交给大叔,并叫他点一点。
就这样,以5000块的价格成功收下。
能达成共识,小哥也很开心,不仅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
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类似的藏品,历年来的成交价,小到几万,大到几十万不等,觉得自己捡了个小漏。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