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史记》里这些描述暴露了司马迁的小心思的句子(史记表现了司马迁具有怎样的品质)

导语:《史记》里这些描述暴露了司马迁的小心思,卫青竟被黑了近两千年

卫青

若说汉武帝时期最著名的战将,卫青霍去病当之无悔,正是有了两人,才使大汉与匈奴的关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进而奠定今日华夏之基础。

太史公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我们了解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但是最近在上网时看到一些文章说是司马迁其实是名“卫黑”打心眼里瞧不起外戚出生的卫青,当然也有站司马迁的观点认为太史公著书向来“不虚美,不隐恶”书中仍突出地描写、卫青推功让爵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的爱国思想。批评了他们不修名节、不进贤士、和柔事主的不足,仅仅占了文章篇幅的很小部分。但通过学习我觉得不必为司马迁洗白,作为史学家也是个人再客观也不可能摒弃个人好恶,从其在史记中诸多描写出可以得知,司马迁作为史学家还是较为客观的记录了卫青的事迹也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但作为个人他是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位突然崛起的却为国家立过大功绩的将军的。

司马迁

以下我引用《史记》中的一些原文,让大家一起来体会司马迁当时的那种矛盾的心理,那种心里虽然看不上又不得不据实写录得矛盾。

片段一: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即子夫。後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解析:此几段为卫将军骠骑列传的开篇,此段介绍了卫将军的家族及姓氏由来,点出了卫青是一名私生子的事实,但虽为非婚生子仍可依母姓姓“卫”,但因姐姐发迹故“冒”(假充、假冒)姓便有暗指卫青刻意依附富贵之意了,且将其家族后代囊括更是带有歧视之意。

且古时私生子较庶子地位更低,史记所载“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我想应该是卫将军一直不想提及的一段往事。看看史记中其他列传人物的开篇描写,这种直接揭人短的是不多见的。

片段二: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解析:文中开篇便两次提及卫青受到赏赐和重用皆是由其姐姐得宠而始,这样的文章结构似乎在引导读者认为,卫青的成功只是他有了个好姐姐。鄙夷之意便不可否认了。设想若不是心中有偏颇,司马迁完全可以在开篇一笔带过,点出其与其姐姐关系,后着重写他的功绩即可。

片段三:《佞幸列传》: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解析:此段先说那些外戚没啥好说的,但却又提了,卫青、霍去病也因为外戚的关系而得到显贵和宠幸,但他们都能凭自己的才能求得上进。仿佛算是个外戚中正面的例子。但来看看《佞幸列传》说了些啥吧该传是记述汉代佞臣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的合传,揭露了他们无才无德,却善承上意,察言观色,专以谄媚事主,甚至不惜丧失人格,吮痈取宠,以及他们恃宠骄横,奸乱永巷的丑恶行径和肮脏的灵魂,进而婉转地讽刺和鞭挞了文、景、武等帝的任人失当,重用奸佞的弊端。将卫、霍二人于佞臣并提,司马公恐怕在写此段之时怕是延误此二人到了极致却又难以找出二人之污点,只能以外戚二字加以联系,于邓通、赵同和李延年等并提。

片段四: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骠骑,骠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坐留落不遇。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骠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

解析:这两段便是否认卫、霍二人军事指挥才能的内容了,可以看到在司马迁眼中,卫、霍二人特别是霍去病军事上的成功是汉武帝厚此薄彼的必然结果,是靠幸运得来的。(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用这种理由来否定人物军事才能的司马公算是第一例了吧。

汉武帝

片段五:“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解析:这句话也是历来文人墨客对卫青诟病最多的地方,其实此处无论仁善退让、和均是个褒义词,也算是了不得的品德,但为什么又说天下间没有人称赞的呢?问题自然就出在一个“媚”字上,一个“媚”字便抹杀了卫青良好的品德,这种描述不得不让人觉得卫将军是个伪君子,而此处的“媚”也只能从“谄媚”解。但从司马迁自己所写的 《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个真性情、真柔和的将军。当然也有人对这个媚字洗白的,认为此处“媚”字应作喜爱解,但联系前后文我觉得该字的倾向性还是极其明显的。

正如宋代史学家黄震所言: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但也正是司马迁对卫、霍二人不太公允的评判与记述,让我们看到一个更鲜活的司马迁的同时,也告诫我们即便不虚美,不隐恶如太史公仍无法完全脱离自身好恶,那我们在读其他历史典籍是更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与见解,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