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和(道德和公德有什么区别)
导语:“公和私”与“生和死”:《道德经》的伦理观
老子《道德经》阐述的都是天道规律和世间法则,当我们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读一读《道德经》,老子的思维能帮我们领悟其深意和玄机,如果我们能在知而行之,我们的人生也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子和孔子不一样,孔子《论语》多谈伦理,老子《道德经》多谈道法自然。老子在《道德经》有两处谈到了人世间的伦理常情。
1.公与私: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老子的这个伦理观点出自《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一章老子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的观念中,所谓人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老子前面说天道,后面说人道,“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在这里想说人道中的公与私,这其实也是社会伦理中遇见的基本问题。正是因为不存私心,反而可以成就自己。
人有时候真是太自私了,“尚贤”“贵物”似乎都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欲望。每个人总想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好像自己什么都应该拥有,而别人就不应该得到,别人拥有了就会莫名地难受;自己想得到的如果失之交臂时,如果被别人拥有了,就会心生嫉妒。人性总是如此丑陋,又如此真实。
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总是处处为自己着想,当自己的目标和别人的目标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诋毁攻击别人的想法和行为。一个人的低维度、低频率,会限制住我们的格局,如果得不到突破,人生的境界和结局可想而知。
提升自己的维度,就要放下心底里那个念念不忘的我,放下私念,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做人和做事,站在客观立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思路就打开了,拥有这个思维很重要。
老子说的“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就是告诉我们:无私之人,才能拥有更高的纬度,只有把私心放下,开始为他人着想,愿意为别人恰到好处的便利和帮助,这样才会你得到的越多。
2.生与死: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的这个生死伦理观点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中国句俗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就是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一个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老子这里提出的是精神修养问题。老子说得“死而不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不是在说“有鬼论”,不是在说“灵魂不灭”,而是在说我们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这就是老子的心中的长寿。这和我们常说的“书比人长寿”是一样的道理。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讲欲望的书,从第一章至八十一章欲望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人对生死的欲望也是老子重点关注的问题。《道德经》中有十一章讲死亡,为什么老子不厌其烦地讲述死亡、论述死亡的重要性呢?活着、活好,以及活出的意义,是《道德经》论述的重要观点。老子用一般人很难理解的“干货”论证了最有意义地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死亡。民间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辛苦一天,可以得到一夜的安眠;辛苦一生,可以得到幸福的长眠。”可谓是俗话不俗。
人固有一死,而《道德经》却论述了人与人的死后,是不一样的。有一种死亡,在万万人之上,穷极生命的意义。死亡比活着重要,宛若神话。人是不可思议的存在,人类对自己了解得越多,越是发觉人体的神秘,越是感慨造物主的伟大与神奇。也许当今天的科学,穷尽对生命的探索,有一天会恍然发现,曾经有一位老者,在数千年前,早已窥探了生与死的奥秘,死亡的真谛,已经在科学的尽头等待着我们。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意思是说,让我们放弃人为,做到无为,放下二元对立,回归无极大道。放下主观感受,遵从客观规律,放下人道,回归天道,这才是真正的长寿。精神思想昙花一现,唯有大道方才永恒。
这个“长寿”的大道在哪里呢?——在你我的身上,在你我的心中。妄念灭,正念生;一念清,安本心。妄心不生也不灭,真正能达到这个境界并且常驻的人,虽然世上没有这样的人,但是这个境界是真实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无始无终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极,这才是老子心中“死而不亡者寿”!
本文内容由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