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大唐第一猛将薛仁贵(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简介)

导语: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大唐战神薛仁贵为何沦为常败将军?

唐初名将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龙门县修存人,为河东王薛安都的六十孙。

贞观末年之际,薛仁贵投军征高丽。相关战役之中,凭借极其出色的表现让唐太宗李世民欣赏不已,并自此进入了唐朝名将行列。

随后数十年时间里面,薛仁贵为大唐王朝四处征战,立下不世之功。

然而纵观薛仁贵的一生就会发现,自李世明提拔,薛仁贵每战必胜,无往不利。可和西线吐蕃交战归国之后,薛仁贵却似乎就从大唐战神沦为了常败将军,这究竟是为什么?

攻打吐蕃还好理解,毕竟论钦陵同为当世名将,且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可面对高句丽也同样战败,这又是为什么呢?

常胜将军

得李世民提拔以后,薛仁贵用兵一直谨慎持重。即便是出兵名义上面,薛仁贵也十分重视。

古人讲究师出有名,其道理就和现如今的舆论引导一样。只有天下人都认可你,帮助你,那么取胜的机会才会大。为此,每逢唐朝决定对外用兵之时,薛仁贵都会建议皇帝给出一个理由,这样战事才更容易成功。

也正是每逢战事必谨慎的性格加持下,薛仁贵出兵总能得到响应。而他本人武艺又十分高强,所以唐朝周边的国家几乎都对唐朝保持畏惧。

曾经高句丽大将温沙门不服,非要挑衅大唐,最终薛仁贵一手持方天画戟,直直冲入敌阵,所过之处皆无一合之敌。终于让高句丽从此老实下来,再不敢有任何多余想法。

当然,除去薛仁贵降服高句丽的战功之外,“三箭定天山”亦是不得不说的功绩。至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一向和唐朝交好的回纥首领婆闰身死,继位的比粟联合突厥其他部落对抗唐朝。

最终突厥九部整军进犯天山,唐朝皇帝高宗李治命薛仁贵率兵出征。仅用三箭,薛仁贵便将突厥叛乱平定。

当时比粟安排多位突厥勇士前往挑战薛仁贵,没曾想薛仁贵不慌不忙取出三发箭矢接连射中所谓的突厥勇士,这让突厥人心生胆怯,最终选择就地投降。

而此战结束以后,将士们十分高兴的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这应该是他们打过最轻松的一次战斗了。

值得一提的是,后人评判当时薛仁贵将十万突厥士兵全部坑杀未免太过残忍。可事实上,薛仁贵无论为唐朝立下怎样的功劳,这种事情都不敢轻易做主,毕竟这是十万突厥人,可不是十万突厥牲畜。

而他还敢这样做,说明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不过想想也对,一战便能彻底平定突厥,无论谁在那个位置上,都知道如何选择。

常败之说

那么为何说薛仁贵后来变成了常败将军呢?这还要从吐蕃进犯唐朝开始说起。

吐蕃大将论钦陵大权在握以后,开始威胁唐朝边境安全。为此,高宗李治要求薛仁贵即可前去平定。

后人认为这场战斗之中,薛仁贵完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指挥水平,以至于唐军最终惨败坚守,对方攻取不下才选择谈和。

事实上,吐蕃战斗的失利,和薛仁贵还真没太大关系。

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吐蕃在吐谷浑经营十年,直接占领也长达七年,强龙不压地头蛇,唐朝想要取胜,没那么简单;而青藏高原特殊环境、天然屏障,这就和曹操拉着北方人马攻打赤壁一样;再说了,论钦陵同样是当世名将,薛仁贵客场作战,本就十分艰难。

更关键的是,唐将郭封待将门之后,打心眼里看不上草根出身的薛仁贵,不听指挥、贸然出击,薛仁贵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坚守大非川,已经十分难得。

至于后续攻打高句丽失败,其实情况有点类似清朝末年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面临的困境之一,临近郡县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唯有北洋水师独立奋战。

薛仁贵也同样如此,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对方已经结束了半岛三国乱战的局面,新罗成为朝鲜半岛新的主人。

薛仁贵出征过程中,也没有像以往一样得到边缘地区的相应,自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因此,之所以会变成常败将军,和薛仁贵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能说时也、势也。注定会失败的事情,终究难以改变。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