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统作品拍卖(清代画家袁江的简介)
导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袁尚统山水画欣赏
在“美学”当中,有一个概念,“什么是艺术”?所谓艺术,就是一种高级的审美行为。世间的“美”分很多种,艺术家表达它,也有很多方式和取材,比如民间风俗画,取材贴合人们生活,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明·袁尚统像
袁尚统(1570--?) 字叔明,苏州人。善画山水、人物、花鸟。
袁尚统是晚明时期的吴门画派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有个人风格。笔墨超逸奔放,颇得沈周、文徵明及宋人笔意。
他画山水,苍润浑厚,意境宏远。画人物,风格野放,而且喜欢民间风俗题材,重情节描写,富有生活气息,人物都是普通老百姓。
明·唐寅《黄茅小景图》局部
晚明时期,特别是万历至崇祯年间,山水画坛名家辈出,画派纷争,曾经雄踞画坛龙首地位的“吴门画派”,流传到这个时候,涌现出的领军人物是袁尚统、李士达、张复等人。而袁尚统,是最具代表性的。
明·李士达 人物画作
袁尚统的传世山水画作品不少,代表性的比如现在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洞庭风浪图》轴。
▼
明·袁尚统《洞庭风浪图》局部
画作中狂风骤至,暴雨将临,船工们在骇浪中奋力搏击,场面惊险。
画中人物景致,用笔纯熟疾放,线条毛涩苍凝,动感表现极强,显现出洞庭湖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磅礴气势。
明·袁尚统《寒江独钓图》今藏山东省博物馆
纸本,设色,纵131厘米,横61厘米。
这幅图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身披蓑衣的老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的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
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仿文徵明先生,作品凝重而又有生气。
我们再来欣赏一幅他的花鸟画作。
明·袁尚统《寒鸦图》
立轴,纸本,墨笔,纵120.9厘米,横59.4厘米。
图中一枯树,老干弯曲如弓,枯藤缠绕,枝杈斜出。枝上停留五只寒鸦,另有两只正凌空飞来,准备飞落枝干之上。
这些寒鸦,只只形态不一:一只已酣然入梦,一只抬头张望,另三只鼓噪而呜,似要驱逐后来者,笔意生动传神。树木以淡墨飞白疾运而成,尽显苍劲之态,画法近似沈周先生。鸟的画法,则兼工带写,墨色丰富,形神兼具,足有个人风态。
明·袁尚统《枯林孤悼图》
袁尚统又擅长画人物画。在他所画的风俗人物画当中,又以钟馗画极多且精。
明·袁尚统《钟进士像》 广东省博物馆藏 纸本设色 纵60cm 横33.5cm
纵观全图,虽然篇幅不大,但袁尚统将一位大腹便便的钟馗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明·黄应谌《钟馗像》
钟馗画一直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最初的钟馗画源自新年驱邪避恶张贴于门楣的神像,作者大多是民间画工。
后来,由于文人画家的参与,钟馗的形象赋予了别有怀抱的精神寄托。
明·李士达《钟馗像》
在形形色色的钟馗身上,画家们向世人传递了一种嫉恶如仇的正义和纳福驱邪的民间信仰,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求,是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明·袁尚统《钟馗像》
在以袁尚统为代表的明代画家中,他们不以人物为能事,但却时时涉足钟馗,足见这种题材在画家中所受追捧的程度。
就像台湾学者石守谦所写,这个题材其文化内涵已远远超越了风俗画范畴,客观上成为一种时代文化与审美风尚的表征。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它的本质和内涵却都来源于生活。忽然想起西方的梵高,他笔下所画也大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所要传达的精神以及艺术之美,袁尚统喜欢画风俗画,也大抵如此~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