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种植高粱想要获得高产就要进行合理的密植(种高粱需要什么条件)

导语:种植高粱,想要获得高产,就要进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间管理

一、合理密植

适宜的种植密度是获得高额产量的重要前提之一。粒重高低是品种的特性,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种植密度决定,种植密度越高,每亩穗数就越多;每穗粒数则受品种、密度和水肥管理条件多方面的影响。所以说,密度既影响到亩穗数,也影响到穗粒数,是一重要的产量影响因素。

高粱不能种得太密,种植密度过大,个体间争水争肥现象严重,群体叶面积过大而通风透光性差,茎秆生长细弱,秆高增加叶片变薄,抗倒能力减弱,易发生倒伏,穗子变小,每穗粒数下降,若发生较重倒伏时,粒重也会有较明显的下降,严重地影响穗粒重。所以,留苗过密,虽然能得到较多的穗数,但由于穗粒重降低严重,也不能获得高产。但也不要种得太稀,过稀时虽然能长大穗,但穗数太少,产量不高。

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要视品种、土壤水肥条件、气候条件和管理水平而定。就品种而言,植株较高,叶片下披,抗倒性较差的应适当稀植;植株较矮,叶片上冲,抗倒能力较好的应该适当密植。就土壤水肥条件而言,土壤瘠薄,没有水浇条件的应该种稀一点;土壤肥力较好,又有水浇条件的,应该种密一点;土壤水肥条件很好,容易形成徒长的地区,为了稳产,也应适当稀一点,以防倒伏。就气候条件而言,雨水适中,风和日丽的地区,可适当密一些;雨水过多或过少,易刮大风的地区应种稀一些。另外,管理水平较高的应较管理水平较差的密植一点。

从理论上讲,一个地块在大量种植某品种时,应先做试验,找出最适密度,进而指导大田生产。在实际生产中高粱的适宜密度并不是特定的,而是一个密度范围,在适宜的密度范围内,穗粒数和亩穗数之间可以通过群体的调节,达到有效的补偿。所以,只要了解了品种特性,确定合适的密度并不困难。一般而言,株高3米以上的品种杂交种种植密度以4000株/亩左右较好,若增加至5000株/亩以上,生育期间遇大风很易倒伏或倒折;若降至3000株/亩以下,虽然不易倒伏,但产量一般很低。株高为2~2.5米的中秆杂交种,种植密度以6000株/亩左右较好。株高2米以下的杂交种,种植密度可增加至8000株/亩。

二、田间管理

从播种后至收获前的田间作业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根据高粱不同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运用各项管理措施,保证各个时期有一个丰产长势和长相,进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高粱在各个时期的长势和长相是高粱田间管理的重要依据。高粱前期的丰产长相是发根早,根系发达,叶片宽厚,叶色嫩绿,幼苗敦实。中期的丰产长相是植株健壮敦实,叶片宽厚、色深、挺拨有力,根系发达。后期的丰产长相是秆青叶绿,穗大粒饱,不倒伏,不早衰,成熟正常。

1.破除板结

高粱是单子叶作物,在一般砂土地或者轻壤土上出苗前遇雨,对正常出苗影响不大,不必采取特殊措施。在粘土地播种后遇雨,易形成板结层,因高粱种子较小,顶土力不够强,不易出苗,易造成粉种,可考虑用短耙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2.查苗补苗

不论播种前安排得如何周密,田间出现缺苗断垄的情况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查苗补苗十分必要。所谓查苗,就是出苗后及时进行田间出苗情况检查,根据实际出苗情况和土壤墒情来确定是补种还是以后移栽。如果缺苗较多,最好补种。补种时,可事先进行浸种催芽,在土壤墒情不足时,可坐水补种。如果缺苗较少,可考虑在5~6叶龄时,于间苗之后定苗之前,移栽补苗。移栽补苗时,应选健康的幼苗,坐水移栽,或栽后及时浇水,水渗下后及时封窝。高粱苗在长出次生根之后移栽很易成活,移栽时应注意保持原覆土深度,封埋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幼苗发育成活及缓苗。移栽和补种的苗较正常苗发育慢,应尽量少补苗。一般在1行中连续50厘米以上没苗时,可考虑补苗;断垄距离在50厘米以下,周围均够苗时,可以通过四周留双棵来补偿这段缺苗造成的减产。

3.间苗定苗

由于土壤和播种技术等原因,出苗不匀,为了达到计划密度,生产中播种量很高,出苗数一般几倍于计划留苗数。这虽然有利于保证全苗,但由于出苗太多,行内幼苗拥挤,互相争光、争水、争肥,造成幼苗黄瘦细弱,根系发育不良。所以,必须间苗,即出苗后,三叶一心期,在次生根入土前,把较稠的地方的苗拔去一部分,达到亩留苗数约2倍于计划留苗数。间苗的技术关键有两条,一要适时,过早会因苗没出全,一次间不尽,也会因苗太嫩而不易连根拔去;过晚间苗容易造成弱苗,次生根已经扎入土,幼苗很易拔断,拔断的幼苗生长点留在土内,过几天就会重新长出来,造成大小苗,起不到间苗的效果。留苗数不可太多、太少。留苗太多,达不到间苗的效果;留苗太少,往往因地下害虫危害出现缺苗。

定苗就是把多余的苗去掉,使田间实际留苗数和计划留苗数相符。定苗的适宜时间是6片叶。补苗之后,定苗时可以用手拔去或用手锄挖去多余的苗。定苗的技术要点是,去小苗留大苗,去弱苗留壮苗,去病虫危害的苗留健壮正常的苗。去苗时一定要连根拔除,以防断在土内的部分重新长出来。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

本文内容由小快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