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呢(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导语:家长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在日常的交往、模仿、合作、研究、甚至冲突也是孩子学习方式一种、其中要数探索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最有价值的。在探索中,孩子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对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重要。大部分家长都不太了解孩子的特性,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束缚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今天就分享6大“妙招”教你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案例:周六的中午,妈妈见小米端着一杯热水走向阳台,“你要做什么?”“给花浇水。”“不能浇热水,要浇凉水。”“喝凉水会拉肚子的。”“花不会拉肚子,不许浇热水。如果花死了,妈妈就不给你买了。”听到妈妈这么说,小米听话地把热水端了回去。花活了,孩子的探索火苗却熄灭了。其实,如果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究习惯,既可以让花活下来,也可以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探究习惯需要家长的精心养护。

自主探索以好奇心为驱动,孩子在探索中会自觉地产生很多问题,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因而孩子爱动脑、爱动手,这对他以后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重要。但是因为孩子在动手尝试中会出错,学习结果见效慢,家长认为问题很容易,没必要探索,就直接给孩子提供答案,忽略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和材料,长久下去,孩子就会养成思维惰性,凡事依赖大人给出现成答案,主动探究的习惯也就越来越弱了。

1、接纳探索中的尝试错误。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比较表面和肤浅,常常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所以他们在尝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小米在探索行为中出现的错误就很常见和典型,她以为植物与人的生理和生命现象是一样的,但是妈妈没有接纳小米的尝试错误,她不但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答案,并警告错误行为将导致的严重后果,结果孩子吓得不敢探究了,其实正确答案并没有经过她的观察、操作和思考,只是书本知识经过妈妈的口授直接搬进她的记忆里,孩子的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责怪孩子把环境弄乱了、把衣服弄脏了、把玩具弄坏了、把物品弄破了?这些都是拒绝孩子尝试错误的教育行为。

2、为孩子提供探索的环境。探索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而孩子的“研究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通常成本很低,关键是家长没有意识到怎样为孩子提供探究的环境。小米的妈妈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个小实验:一盆花浇凉水,一盆花浇热水。每天用相机把两盆花的长势拍下来,或让小米画下来,经过比较,小米就会发现两盆花的不同结果。这个科学现象很简单,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总结,她从中获得的探索素养比生活常识本身更有价值。

3、为孩子提供探索的材料。孩子的探索对象无所不在,生活和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孩子都喜欢把玩,包括花草树木、虫虫鸟鸟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家长认为现在既然有现成的高科技玩具,就应该让孩子玩,这样孩子的起点更高。高科技的电动玩具确实比较安全,富有童趣,但是它除了比较昂贵外,孩子的操作和参与空间比较少,所以很多高科技玩具不能长时间吸引孩子,很快就被孩子玩腻了而被家长束之高阁。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或材料,例如七巧板、积木、拆装和拼插玩具、橡皮泥等,还有水、沙、泥、土、石子、树枝、树叶等自然物,以及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这些玩具和材料没有固定的玩法,孩子需要探索研究才能玩出花样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由探索精神。

4、做孩子探索活动的配角。探索活动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孩子具有不断追问的思维连贯性和克服困难、动手尝试的意志,有的孩子常常坚持不下去而中途放弃。孩子这时候不但需要家长的鼓励,还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把探究活动进行到底。例如,孩子想用积木搭一座高楼,搭到一定高度以后,没有足够的合适木块充当“栋梁”了,拆了重新搭建,孩子又不乐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放弃了,留下一座没有完工的“烂尾楼”。这时候家长就可以过来鼓励孩子:“工程没有完工就不干了,多浪费呀,我们想想办法吧。”接着家长启发孩子在家里找一找有没有木块的替代品,怎样保持高楼的平衡,还可以做什么“装饰”或者“装修”,支持孩子完成一个小建筑师的作品。

5、妈妈要避免女性思维偏好。大部分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会较多,男性较为擅长理性思维,女性较为擅长形象思维。孩子的探索行为主要发生在动植物、风、光、水、沙土等自然现象领域,而妈妈们大多对社会现象感兴趣,不太喜欢探究自然现象。当孩子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感兴趣并求助妈妈的时候,有的妈妈却对此不以为然,有的妈妈甚至看见小虫子就会吓得失声尖叫,这样当然不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至孩子坐失发展的机会,所以,妈妈要克服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一起欣赏与研究瓶瓶罐罐和飞禽走兽,和他一起爱科学、“玩”科学、学科学,发展孩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6、探索行为要文明。探究虽然是孩子最有价值的学习方式,但是它也不能特立独行地不顾他人的利益或破坏公共环境。有一个小男孩,思维特别活跃,但他经常把自己的探索发现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把口香糖粘在女孩子的头发上,老师批评他,他说:“我是想研究口香糖粘不粘头发。”却不承认这给同伴带来不便。不文明探究行为平时得到了家长的无原则保护,所以各位家长需要注意“底线”。

本文内容由小海整理编辑!